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國際能源署發布《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電氣化將成碳減排重要工具
來源:南方電網報 時間:2021/5/29 23:10:10 用手機瀏覽

5月18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份關于如何在2050年前向凈零能源系統過渡的全面研究報告。報告提出了促進經濟強勁增長的同時,確保能源穩定供應的途徑——即由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形成一個清潔、有活力和有彈性的能源經濟體系。

報告將路徑實施中的能源系統轉型,比喻為一場競賽,并預測,越來越便宜的可再生能源,能讓電力在這場競賽中占據優勢。隨著電力系統變得更加清潔,電氣化將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

未來能源系統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

以風光為主體的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大力發展,這是近年來IEA多份研究報告中,一直堅持的觀點。此次的路線圖報告,依然延續這一觀點。

報告指出,實現凈零排放的能源系統,將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到2050年,化石燃料使用比例將從目前占全部能源供應近4/5降至約1/5。屆時,化石燃料制造產品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配備碳捕集利用存儲設施方面。

銳減的化石能源,將被清潔能源取代。到2050年,2/3的能源供應來自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和水能。其中,太陽能成為最大的能源來源,占能源供應的1/5。從現在到2050年,光伏、風力發電能力將分別增加20倍、11倍。

據此,報告認為,未來十年里需迅速擴大太陽能和風能的規模。到2030年,光伏發電年新增裝機630吉瓦,風電年新增裝機390吉瓦,是2020年創下的記錄的4倍。對于光伏而言,相當于每天安裝一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公園。

IEA認為,現行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能完全滿足十年內光伏、風電發展需求。并且,技術能讓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越來越低。因此,電力將在凈零排放的能源轉型中占據優勢。

十年里,電力行業需要消滅全球范圍內約7.85億的無電人口,以及為26億人提供清潔烹飪解決方案,在實施凈零減排路徑中,保障人人享有能源的機會。

電力安全愈發重要,加強國際合作應對挑戰

隨著電力系統變得更加清潔,電氣化將成為整個經濟范圍內碳減排的重要工具。與此同時,也使電力在全世界能源安全方面,占有比今天更為核心的地位。

報告稱,由此帶來一些能源安全挑戰,包括可再生能源供應變化和網絡安全風險。此外,對關鍵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所需的關鍵礦物的依賴也將日益增加,這會帶來價格波動和供應中斷風險,可能阻礙能源轉型。

有鑒于此,IEA執行干事法提赫·比羅爾呼吁,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各國政府需要為電池、系統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電網投資創造市場,鼓勵靈活性,保障電力供應充足、可靠。要建立新的國際機制,確保關鍵礦物及時供應和可持續生產。

過去一年中,承諾實現凈零排放的國家數量迅速增長,現在已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0%左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候任締約方會議主席阿洛克·夏爾馬表示:“國際合作有巨大價值。沒有合作的話,向全球凈零值的過渡可能會推遲幾十年!

國際能源、氣候組織,之所以如此急迫的原因在于,根據路線圖報告,各國政府迄今為止所作的氣候承諾,即使完全實現,也遠遠達不到2050年全球凈零排放,并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不斷創新應用新技術,人人為減排助力

不過,比羅爾仍然認為,“實現凈零排放的機會雖然有限,但仍然可以實現!彼姆椒ㄊ,在全球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不斷發展新技術,以保證在2030年后落地應用。

“到2030年以前,全球碳減排可來自于現有技術。但在2030—2050年間,幾乎一半的減排來自于目前處于演示或原型階段的技術。在重工業和長途運輸方面,目前仍在開發的技術所產生的減排份額甚至更高。”報告稱。

有三個最有可能應用落地的技術創新領域:電池、電解氫以及碳捕獲存儲。與之相配套的是,各地需要大規;A設施建設,包括運輸捕獲的碳排放物新管道,以及在港口和工業區之間的氫轉移系統等。

除了能源系統、各行業努力,減排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關。報告認為,如果沒有個人的持續支持和參與,凈零路徑所描述的轉變規模和速度就不可能實現。

人們生活的變化,將發生在交通、供暖、烹飪、城市規劃和就業等多個方面。IEA預計,累計減排量中,55%與消費選擇有關,比如購買電動汽車、用節能技術改造住宅或安裝熱泵。消費者行為改變,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例如用步行、騎自行車或公共交通代替汽車旅行,或放棄長途飛行,也提供了大約4%的累積減排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勇也認為,從本質上說,能源行業的碳排放,源自每個人的生產生活所需。“如果大家不用能源,煤炭石油不可能自己從地底下冒出來。少浪費,必然少生產,少消耗,少排放!彼珜,實現節能減排,歸根結底得從我做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江西4月份光伏發電量4.9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04%
國家發改委:深化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完善光伏發電價格
重磅!兩部委發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
重磅!2021年風光建設方案出爐,保障性并網規模不低于
國家統計局:2021年4月太陽能發電增速下降
戶用光伏寧愿全額上網也不“自發自用”,問題在哪?
瑞士撥款5.21億美元用于太陽能退稅
伍德麥肯茲:預計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48GW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