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當前,我國已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風電行業管理和政策體系,規范、公平、完善的風電行業政策環境,保障了風電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國首次提出: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應堅持集中開發與分散利用相結合,形成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分布式利用并進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模式。隨著“十四五”的到來與“3060”戰略的全面推動,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就地利用原則,位于用電負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電力為目的,就近接入電網并在當地消納的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
吉林省地處中高緯度地區,風資源具有風切變大、風速穩定、極端最大風速小、空氣密度大和可開發面積大等特點,是全國少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種類較為齊全的省份之一。其中以:白城、松原、四平、雙遼等地區風資源分布更為集中。同時,吉林省西部地區“三化”土地量較大,也為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屬于白城市的縣級市!笆濉逼陂g,白城市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32%和8.93%。2021年,預計地區最大負荷將達到975MW,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59.7×108kWh。“十四五” 期間,預計地區最大負荷將達到1167MW,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8.16×108kWh,年均增長率達到4.56%和7.06%。電能消耗總量快速增長與“綠色低碳發展”訴求的“碰撞”,對合理調整電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環境和諧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安市冠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是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批準的全國首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主要從事:電力購銷、供電、供熱服務;配電網建設、改造、檢修、租賃;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分布式能源及地熱能等能源一體化服務。同時,配合吉林省能源局、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各發電集團共同參與吉林省電力體制改革相關工作。
2020年,在對大安地區可再生資源潛力、區域電力配套設施狀況、源荷就近消納條件等綜合因素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后,大安市冠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立項。通過在增量配電區域內進行分散式風電建設,所發電力可經10kV 線路接入項目單位自有66kV 變電站,在增量配電區域內自行消納。不增加電網消納負擔的同時,實現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常規分散式風電項目主要包括:風電機組、箱變、場內集電線路、開閉站的建設,以及送出工程集電線路、對側升壓站的改造工程等。
近年來,相對于集中式的風場項目,我國分散式風電發展較為滯后。一方面,在滿足《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等文件要求前提下,項目前期選址、接入系統技術與風電場有功和無功功率控制、有功功率預測和風電場測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術邊界;另一方面,由于分散式風電多靠近城市負荷中心,在外觀、高度、重量、噪音、并網等方面與傳統風電機組也有不同的標準。
吉林省能源局在吉能新能〔2020〕136號《關于下達2020年度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計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新建、續建光伏項目應在2020年底前并網發電,續建風電項目應在2021年6月30日前并網發電,新建集中式風電、分散式風電項目應在2021年底前并網發電。這也意味著,大安市“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實施伊始就面臨著時間、質量、效率、綜合施工能力、技術實力、資源整合能力等多方的考量和壓力。
與此同時,如何在減少土地使用量、道路和集電線路等投資基礎上,壓縮成本、降低單位千瓦造價,也對大安市冠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前期規劃、可行性研究,乃至后期的機組設備招標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3月,在對多家主機廠商的雙饋異步發電機、直驅式發電機風電機組環境和氣象條件適應性進行綜合比對后,大安市冠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充分結合風電機組的價格、技術成熟程度和運行業績等因素,最終選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
項目選型階段,明陽智慧能源集團風能研究院在兼顧大安市“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的自然環境條件、送出條件、道路交通條件、運輸和安裝條件等因素前提下,選定MySE4.0MW 低溫風電機組作為目標設備。該機組葉輪直徑166m、運行環境溫度為-30°to +40°,極端(生存)風速(設計值)達到52.5m/s。
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風能設計院、集團東北戰區、潤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協同作戰、合力推動下,2021年4月26日,大安市冠麒增量配電業務試點成功牽手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旗下風電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與服務公司——潤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為大安市“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提供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全程EPC服務。潤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明智潤陽正式進場施工后,項目所屬3臺MySE4.0MW機組將于2021年9月30日全部完成并網發電。
據了解,大安市“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將按照“無人值班”原則進行設計。開閉站內、風電場機組分別設置配套的監控系統,機組正式投入運營后,通過開閉站計算機監控單元,統一進行數據采集、顯示及監控。并網后,項目年上網電量預計可達到42070.27MWh,年等效滿負荷約3505.86小時。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燥L為源、就地消納為基、行生態之供需。大安市“增量配電網區域分散式風電項目”充分依托地區豐富的風力資源與現有電力配套設施,因地制宜開展創新的風電發展嘗試。項目兼顧國家風電政策及分散式風電政策發展方向的同時,自行解決消納問題,有效實現了電網消納減負。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吉林省首個增量配電網項目在能源結構多樣化組合的創新嘗試,由分散式風電項目創新轉化生產力帶來的可再生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地區經濟發展優勢,必將推動風電應用場景、供配電模式和新能源供需的全面增長,創造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