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報送“十四五”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在5月30日前報送相關方案!锻ㄖ访鞔_提出,將重點支持每年不低于20億千瓦時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的多能互補項目以及每年不低于2億千瓦時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且新能源電量消納占比不低于整體電量50%的源網荷儲項目。
事實上,已有部分省份陸續開始啟動省內的申報工作。不久前,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了《關于組織申報首批重點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的預通知》(以下簡稱《預通知》),提出“禁止以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的名義新規劃建設火電項目”,嚴控依托增量火電的“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并明確兩類項目原則上都不得占用大電網公共調峰資源。
“如果沒有充分的獨立運行能力,
就不會上這個項目”
國家能源局《通知》顯示,要統籌優化各類電力要素資源,原則上不占用系統調峰能力。對此,內蒙古也明確要求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以最大化就地消納新能源為主,多能互補項目以構建站內自主調峰、系統友好型電站為主。
“無論是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還是多能互補項目,整體上不允許占用大電網的調峰資源。按照現在的想法,在項目的申報過程中,企業必須在前期方案中充分考慮所有可能的因素,項目必須在大電網完全不予調峰的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行!眱让晒抛灾螀^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滕國旭告訴記者,上述要求是項目能夠成立的基礎條件。
如果項目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電網進行調峰,是否可以支付一定的費用購買調峰服務呢?面對記者的疑問,滕國旭直言:“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充分的獨立運行能力,就不會上這個項目!
《預通知》特別強調,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本質上是用電項目,原則上不應向大電網送電。既不送電,又不依靠電網調峰,那么項目是否還需要并網呢?對此,滕國旭表示,項目建立在獨立運行的基礎上,是否并網還需要根據項目申報的具體情況研究決定。“這也要看國家的規定,我們現在還在研究階段,還沒有明確結果。”國家能源局則在《通知》中指出,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應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與大電網相連的方案,力求物理界面與調控關系清晰。
“微電網和大電網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二者協調發展是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不斷提升能源電力系統整體能效的重要措施!眹译娋W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研究員閆曉卿對內蒙古此舉深表贊同,“此次的《預通知》提出鼓勵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及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嚴格控制新增煤電等總體要求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可以從源頭上扭轉粗放式發展的弊端,真正做到先向存量要效益!
“如果仍然延用過去要補貼、
搶規模的發展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對于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國家能源局在《通知》中明確指出,從嚴控制新增煤電需求。而內蒙古更是給出了明確禁令,《預通知》要求,禁止以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的名義新規劃建設火電項目,嚴禁依托未納入自治區能耗“雙控”預算的新增用電項目,規劃設計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多能互補項目應優先實施依托存量火電的“風光火(儲)一體化”提升,鼓勵建設“風光儲一體化”電站,嚴控依托增量火電的“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
“過去幾年,很多省份,尤其是送端大省,仍存在‘先上項目再找出路’的情況,對電源項目自身經營、跨省區通道利用效率等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如果能統籌好存量和增量,對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大有裨益。”閆曉卿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起步階段,面對新能源大規模發展,電力系統運行調控難度和成本都有所增加,煤電需要依托靈活性改造,更加積極地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大規模儲能仍在探索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盈利運營場景等,電力系統的經濟性問題愈發凸顯。如果仍然延用過去要補貼、搶規模的發展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綜合考量各地的電源和電網結構等各種因素,
這些條件落到最后,就是要卡好經濟性指標”
國家能源局在《通知》中強調,要將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作為工作目標。內蒙古能源局也指出,對于風光儲項目的建設,要結合新能源特性、電源規模和經濟成本等合理優化配置儲能規模和比例。
“這里提出的經濟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既然是首批重點推進的項目,就帶有一定的示范意義,那么示范哪些內容,經濟性就是其中之一!遍Z曉卿指出,無論是孤網運行還是接入大電網,經濟性都應該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叭绻枪戮W運行,那么各種能源種類應該如何配比,應該配置多少儲能才能實現盈利,讓這類項目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內蒙古重點推進的首批項目,對其他地區是否具有參考意義?閆曉卿表示,“關鍵也要看經濟性”。“內蒙古風資源、光照資源好,新疆的也不差,那么如何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就要綜合考量各地的電源和電網結構等各種因素,這些條件落到最后就是要卡好經濟性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