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光伏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量48.2GW,同比增長超過60%。與此同時,光伏企業也迎來了發展良機,全年上市光伏企業多達14家,幾乎涵蓋了上中下產業鏈。
當然,想要看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發展,還是要看已上市企業的表現,尤其是龍頭企業。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根據2019年市場份額及2020年的動態表現,結合各企業年度報告進行匯總。從上至下篩選出了光伏硅料、光伏硅片、光伏逆變器、光伏玻璃、光伏背板、光伏膠膜、光伏銀漿的龍頭企業。通過2020年的業績表現,看看哪個環節更賺錢?
圖片來源: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雙主業發展,打造硅料新龍頭
通威是以農業起家,后切入光伏領域的企業,目前已形成了飼料和化工及新能源雙主業發展。據其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目前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產能8萬噸,在建年產能超過15萬噸,2021年產能將超過保利協鑫,成為新的硅料王者。
圖片來源:通威股份公告
2020年,通威股份營收為442.00億元,同比增長17.69%;歸母凈利潤36.08億元,同比增長36.95%。
從硅片寡頭到組件出貨冠軍,成就市值最高光伏企業
隆基股份從2006年初選定單晶技術路線,正式切入太陽能光伏領域,聚焦單晶領域并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片供應商。
數據顯示,2019年隆基股份硅片市場份額高達24.30%,以絕對優勢領先保利協鑫和中環股份,同時硅片產能也大幅領先后兩者。
圖片來源:隆基股份公告
2020年,隆基還用高達24.53GW的組件出貨量,超越四連冠晶科能源,成為新科組件出貨量冠軍,同時也是首個年度組件出貨量突破20GW的光伏企業。據其年報顯示,2021年,隆基計劃單晶硅片出貨量80GW(含自用),組件出貨量40GW(含自用)。
2020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45.83億元,同比增長65.9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85.52億元,同比增長61.99%。
不僅是2020年營收最高的光伏企業,同時也是2020年凈利潤最高的光伏企業,是第二名信義光能的兩倍以上。
光伏玻璃意外大“火”,龍頭受益
信義光能由信義玻璃拆分而來,并早已在港交所上市,得益于信義玻璃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前瞻性布局,信義光能早已和福萊特成為光伏玻璃的“雙寡頭”,且2019年市場份額高達38%,領先福萊特12個百分點,優勢非常明顯。
同時,兩者市場份額超過60%,也給其它后來者造成了巨大壓力。
圖片來源: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在2020年光伏玻璃短缺和產能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組件企業都叫苦不迭,光伏玻璃企業卻因此業績暴漲。
2020年,信義光能實現營收12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03.07億元),同比增長35.4%;凈利潤實現45.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8.09億元),同比增長88.7%。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信義光能還是2020年光伏玻璃領域的第一,產能擴張卻明顯不如身后的福萊特,同時還有旗濱集團、福耀玻璃等巨頭入局,市場份額恐會在未來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無處不在的“大膜王”,地位穩固的福斯特
光伏膠膜,雖然成本僅占組件成本的4%左右,但其對組件的壽命和效率具有極大的影響。起初,光伏膠膜也是由國外企業壟斷,直到福斯特進軍光伏企業后才得到扭轉,福斯特也由此成為了光伏膠膜領域的寡頭。
圖片來源:福斯特
據另一光伏上市企業海優新材招股說明書顯示,福斯特在2019年的市場份額高達49.93%,比第二名的海優新材和第三名的斯威克總和還高,營收和利潤也非常驚人。
2020年,福斯特實現營業收入83.93億元,同比增長31.59%;實現歸母凈利潤15.65億元,同比增長63.52%。
易被忽視輔材,龍頭業績增幅較低
光伏背板作為較容易被忽視的輔材,其實對組件效率也有很大影響。據2019年數據顯示,賽伍技術市場份額為30%,領先第二名的中來股份9個百分點。
2020年,賽伍技術營收21.83億元,同比上漲2.2%;凈利潤1.94億元,同比上漲2.01%。雖然也取得了雙增長,但這個成績相比于其他光伏產業鏈龍頭,明顯要遜色很多,增幅也不算高。
競爭激烈,龍頭業績并不突出
光伏銀漿,其作用在于印刷在電池片表面,用于收集和傳導電池片表面的電流,是光伏電池的核心輔料。但是,我國光伏銀漿的發展遠落后于其他環節,2017年國產銀漿市場份額僅為20%,2019年才達到了50%左右。
因此,我國的光伏銀漿企業還未形成明顯的龍頭。數據顯示,2019年帝科股份的市場份額為13%,僅領先第二名的蘇州固锝3個百分點。其它后來企業,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有較大機會改變當前的市場格局。
2020年,帝科股份營收15.382億元,同比增長21.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2億元,同比增長16.10%。
作為光伏銀漿中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帝科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是本次統計龍頭中最低的企業。一方面是因為帝科股份的市場份額并不高,僅為13%;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說,光伏銀漿市場還未形成明顯的龍頭,競爭非常激烈,毛利率也不高。
此外,隨著異質結電池的發展,市場對低溫銀漿的需求也會明顯提高,這跟目前我國光伏銀漿企業主打的高溫銀漿完全不同,很有可能會涌入新的競爭者。
老牌企業凈利潤暴漲,成績耀眼
在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方面,華為已是多年冠軍,但其并非上市企業,且業務范圍廣泛,很難得到其光伏逆變器業務的具體數據。因此,本次選取了老牌光伏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
2020年,陽光電源實現營業收入192.86億元,同比增長48.31%;凈利潤為19.54億元,同比增長118.96%。
圖片來源:陽光電源
此外,陽光電源還在2020年成為了繼隆基和通威股份之后,第三個市值突破千億的光伏企業,且是第一個以光伏逆變器為主營業務,達到千億市值的光伏企業。2020年其全球發貨量達到了35GW,逆變設備全球累計裝機量突破154GW,成績非常亮眼。
寫在最后,2020年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光伏企業業績的增長。從產業鏈各環節來看,作為光伏硅片和組件雙龍頭的隆基股份,是2020年最賺錢的光伏企業,且擁有絕對領先優勢,營收增幅也是傲視群雄。而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則是2020年凈利潤增幅最高的光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