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大美 中國風電!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時間:2021/4/26 21:18:37 用手機瀏覽

2020年,中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達2.81億千瓦

占全國發電總裝機12.8%

首次突破十二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

成為可再生能源裝機中僅次于水電第二大能源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單位:萬千瓦

十六年前的2005年

中國風電累計總裝機量不到150萬千瓦

裝備、技術、經驗均借鑒國外

同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

此后,中國風電總裝機進入快車道

連續5年實現翻番

截至2010年底

中國風電累計總裝機量達4182.7萬千瓦

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2020年9月份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世界做出重要承諾

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努力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

\

習近平主席提出:

到2030年

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12億千瓦以上

這個宏偉目標振奮人心!

\

GEIDCO研究機構測算表明

2030年,中國風電裝機將達到8億千瓦

2060年,中國風電裝機將達到25億千瓦

中國風電,未來可期!

\

成本方面,風電已經成為最便宜的能源

中國風電已經實現平價上網

大部分地區具備“風火同價”條件

隨著風電技術的進步

風電度電成本將達到0.1-0.2元人民幣左右

下面和小編一同

講風電發展歷史

聽中國風電故事

一起見證

中國風電崛起歷史!

中國風電的起源需追溯到1986年

丹麥一臺風電機組運至達坂城柴窩堡

次年,風機豎立并成功投產發電

中國風電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

\

王文啟(右四)

王文啟,中國“風電之父”

拉開了達坂城風區試驗風電項目開發序幕

50萬美元,零技術,零經驗

購買設備,建設風場,難如登天

但王文啟和他的團隊創造了奇跡

\

1989年11月

新疆達坂城風電場建成并網發電

風場由13臺150千瓦風機+1臺100千瓦風機

總裝機規模2050千瓦

一舉成為中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風電場

開啟中國風電的騰飛夢想

\

1992年,一場狂風打破了風場原有的安寧

由于風機采購自國外,缺少零件,維修困難

一臺風機發生飛車事故

這讓剛接手風場的于午銘有了一個堅定想法

中國一定要自己研發制造風電機組

歷經長達六年的研發

于午銘團隊研制出中國第一臺600千瓦風機

風機國產化率竟然高達96%

正式開啟風機國產化之旅

退休后的王文啟,余生仍為風電奔波

王文啟找到大連重工起重設計院院長

韓俊良——今后的華銳風電董事長

兩人一拍即合,買風機,學技術

2004年,華銳風電率先引進了德國1.5兆瓦風機

那時,國產風機還停留在千瓦級技術

華銳風機迅速占領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在戰略路線上,韓俊良并沒有聽取王文啟的建議

王文啟建議華銳一定要搞自主研發

但那時的華銳風電,訂單太多太多

這給日后華銳風電的衰落埋下一顆地雷

2010年,華銳風電發展至巔峰時刻

市場份額攀升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次年,華銳風電上市,市值逼近千億

\

武鋼和外國專家

武鋼——現任金風科技董事長

1989年,出任達坂城風電場第一任場長

在13臺風機的運行維護上,武鋼揮灑了汗水

每日爬風機、電氣、液壓、機械樣樣都得干

丹麥風機出事故那天

武鋼攀到23米高的工作臺,進行手動剎車

及時避免了事故損失進一步擴大

在武鋼的帶領下

金風科技走向了漫長的風電技術自主研發路線

當華銳風電1.5MW風機占領市場時

金風科技還停留在0.75MW的風機

2007年,金風科技風機技術取得突破

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5MW風機

開始與華銳風電一較高低

在華銳風電成立的同一年

電器行業打拼多年的張傳衛也正準備轉戰風電

不久后,便成立了明陽風電——明陽智能的前身

同樣,遠在倫敦的張雷也看到了國內市場機遇

2007年,他毅然決然回國創業,成立江陰遠景能源公司

國電聯合動力、上海電氣、太原重工等也紛紛入局

群雄逐鹿國內風電市場!

\

成也“風云”,敗也“風云”

華銳風電市場戰略路線出現問題

韓俊良認為,政策和政府資源是企業發展根本

曾為陪同官員,包下所乘航班所有頭等艙機票

曾為宴請高官,在多瑙河上包租豪華游輪

公司大搞賒銷,財務造假,謊報利潤

上市后4年累計虧損達百億元

韓俊良也因此而被捕入獄,獲刑11個月

華銳風電這棟蜃樓逐漸塌陷倒下

華銳風電的落幕

給了武鋼乘勝追擊的機會

本就在風電行業有著深厚基礎的金風科技

在2012年,一舉超過華銳風電

成為行業第一,并穩居至今

張雷的入局打破了“三北”風電禁錮

他率領的遠景能源布局中東部和南部區域

這是一條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路線

中國風資源60%以上為低風速區域

但缺乏相應的低風速技術支撐

最終,遠景能源在低風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遠景低風速風機運行數據獲得了行業廣泛認可

拿下低風速市場的同時,張雷布局海上風電

成為國內第二大風機制造商

彼時,張傳衛也看準了海上風電市場

在廣東闖蕩多年,張傳衛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及資源

依托廣東省天然的海上風電資源優勢

明陽智能成為國內前三風電制造商

2019年初,明陽智能敲鐘上市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

中國風電發展幾度沉浮

整機商從之前的100多家到現在的僅剩的20余家

不少企業破產、重組、倒閉、轉型

如今,行業格局趨于穩定,馬太效應凸顯

當前,中國風電已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行業格局或將被“勇者”打破

陸上平價、海上去補貼已是必然

如何在風電微利時代創新發展,創造收益

拼的是技術、是實力、更是企業長遠的戰略布局

這一輪,才是最終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風回三北!深度解析2020年全國六大區域風電裝機布局
維斯塔斯年裝機量突破15GW大關!
260GW!202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創歷史新高
國家能源局:全國1-2月新增并網風電裝機357萬千瓦
減補置換 不可行也不可取
解析 | 為何我國超20億裝機卻難保障12億負荷?未來國網
風電70GW?!消納何解
創紀錄!GWEC:預計2020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將達71.3 G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