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電 寶豐能源實施的“國家級太陽能電解水制氫綜合示范項目”20日宣布正式投產,計劃用10年完成50%碳減排,用20年時間實現企業“碳中和”,意欲打造中國首個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實現“碳中和”路徑的工業企業。
寶豐能源20日在北京舉行的應對氣候變化“碳中和3060”論壇上宣布上述消息。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氣儲運、加氫站、氫能交通示范應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總投資14億元,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年,副產氧氣0.8億標方/年。
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氫能項目負責人王箕榮說,該項目引進了單套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電解槽以及氣化分離器、氫氣純化等裝置系統,其先進性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部投產后,項目將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社會效益顯著,同時公司將積極與科研單位開展合作,深入研究太陽能、風能的應用和氫能的制造、儲運及多領域多場景市場化應用。
據悉,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寶豐能源啟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展戰略。實施國家級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通過太陽能生產綠色電能,再用綠色電能作為動力,通過電解水制取出“綠氫”和“綠氧”,用“綠氫”替代煤作為原料,“綠氧”替代煤作為燃料,直供化工系統生產聚乙烯、聚丙烯等上百種高端化工產品,全線啟程“碳中和”之路。
據介紹,該項目包括2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置和產能為每小時2萬標方的電解水制氫裝置,為已知全球單廠規模最大、單臺產能最大的電解水制氫項目。目前,制氫綜合成本控制在每標方1.34元。
寶豐能源表示,下一步,將拿出全部的折舊資金和部分利潤資金,通過科技創新提高轉化率,降低生產成本,開辟一條技術、經濟可行的科學實現碳中和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