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汕頭海上風電發展大幕徐徐拉開
來源:城視汕頭 時間:2021/4/16 22:20:02 用手機瀏覽

在汕頭“1146”工程中,海上風電產業是四大新興支柱產業中的重要龍頭。當前,汕頭正在大力推動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和以海工裝備為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全力推進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1000億元級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近期,汕頭首個動工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加快建設,拉開了汕頭海上風電發展的新篇章,也昭示了汕頭海上風電發展的廣闊前景。汕頭外海域,一幅海上風電建設發展的壯麗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大唐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

大唐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是我市首個動工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項目位于南澳縣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距離南澳島最近距離約11.5公里,場址規劃面積約18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超50億元,規劃裝機總量245兆瓦,安裝35臺7兆瓦風機,配套建設220千伏海上升壓站、陸上開關站、區域集控中心。

近日,《汕頭新聞》對該項目建設進展進行了專題采訪。在位于濠江區廣澳大山的項目陸上開關站現場,工程已完成進場道路及開關站“三通一平”工作,即將進入開關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而在上海電氣汕頭基地,2臺將用于該項目的SWT7.0-154型風機已完成組裝下線,另有10臺正在生產線上加緊生產。用于風機基礎的鋼管樁也已加緊加工制作,預計將在4月中旬完成8根樁的制作。截至三月份,項目已完成投資12億元。

大唐汕頭新能源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汕頭新聞》采訪時介紹了項目建設計劃:預計9月下旬完成陸上開關站的調試工作;4月底開始海上風機基礎沉樁,5月下旬開始首批風機吊裝,9月底全部風機吊裝完成,首批風機并網發電;項目計劃于2021年底全容量并網發電。

該項目的順利開工是汕頭市海洋能源利用的重大突破,也開啟了粵東海洋能源利用的新篇章,也有望成為粵東第一個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據測算,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7.51億度,年發電產值5.65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3萬噸。

除了已經動工建設的大唐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汕頭還有一批海上風電場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據省發改委公布的《廣東省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披露,華能汕頭勒門(二)海上風電場、華能汕頭海門(場址二、場址三)海上風電場、三峽汕頭海門(場址一)海上風電場、汕頭中澎一海上風電場、汕頭中澎二海上風電場等項目已納入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上述五個項目總裝機容量365萬千瓦,總投資額達498.88億,將在具備開工條件后轉為正式項目開工建設。

風源深海 電入萬家

提起風力發電,汕頭人并不陌生。早在1988年,南澳縣就開建設陸上風力發電場,逐步建成亞洲排名第一的島嶼風電場。而如今將推動汕頭高質量發展的海上風電就是將“大風車”——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到了廣袤無際的海洋中。

那么,深海的風是如何轉換為電能并輸送到千家萬戶的呢?答案的關鍵就在海上矗立的風機——迎面吹來的風驅動風機葉片轉動,進而帶動發電機轉子快速切割磁感線,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風機產生的電能將通過35kV電纜輸送至海上升壓站,將電壓改變至220kV后再通過海底電纜穿海輸送至陸上開關站,隨后并入陸上電網、送往千家萬戶。

海上風電具有不占用土地、對環境負面影響小、風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特點,已成為全球綠色、低碳新能源開發的重點。在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海上風電全產業鏈也正在快速發展,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千萬千瓦+千億產值 助力汕頭高質量發展

從去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3060”目標頻繁刷屏,也為包括汕頭在內的海上風電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20年汕頭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提出 “1146”工程,海上風電產業成為四個新興支柱產業之一。會議明確提出,汕頭將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和以海工裝備為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1000億元級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據汕頭橄欖臺報道:廣東省能源局在《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提及“十四五”期間計劃開工建設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汕頭打造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有以下優勢:

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具備大范圍連片開發條件

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汕頭市擁有3350萬千瓦的近海深水區風電規劃裝機容量,約占全省深水區規劃裝機容量的56%,是整個粵東區域規劃的67%,具備大范圍連片開發的優勢。

海上風電稟賦優異,開發價值高于全省其它區域

汕頭近海深水區風電場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在3600-3900小時之間,建設條件較好,開發潛力較大,具備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平價上網的條件。

風電產業基礎良好,初步具備承接基地的產業要求

在上海電氣風電項目的帶動下,汕頭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已初具雛形,先后與南瑞集團、山東特銳德、上海昌燁等20多家上下游企業簽訂戰略協議,產業涉及柔性直流技術研發、箱式變壓器、塔筒內飾件、開關柜、潤滑系統、機艙罩制造等領域。

具備充足的科研力量支撐

作為粵東地區科教中心,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具有相當科研能力的高?梢詾楹I巷L電基地建設提供充足的科研力量支撐。

3350萬千瓦裝機容量是什么概念?小編參照大唐勒門Ⅰ項目的建設指標進行測算,基地的建設將帶動超過6000億元的建設投資,建成后年發電量超1000億度(汕頭市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為218.46億度),年發電產值超過600億元。從環保角度考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燃燒超3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5000萬噸!痉枪俜綔y算數據,僅供參考】

在產業鏈方面,位于濠江區的上海電氣廣東(汕頭)海上風電智能制造項目已具備年產200臺6-10兆瓦系列風力發電機組的能力。如果千萬千瓦級基地開工建設,該基地將成為汕頭千億先進制造集群的重要龍頭。

在今年召開的省兩會期間,汕頭代表團的省人大代表徐昱等提出建議,爭取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落戶汕頭。具體建議內容包括:

爭取納入規劃——向國家爭取將在汕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納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給予科技支持——在科技創新方面給予支持,在汕頭建設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海上風電分中心。

打造產業鏈條——支持汕頭市建設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柔性直流集中送出、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海上制氫綜合開發等示范工程,支持汕頭市積極發展海上風電配套產業,構建集風電裝備制造、海工、運維及科研于一體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

可以期待,圍繞海上風電產業提出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1000億元級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兩大宏偉目標,將成為汕頭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的重要動力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全球最大LNG買家JERA建立海上風電基地
全球風電市場將開啟10年高增長期
亞洲首座海上換流站“喜封金頂”!
創國內之最!國內最大中心軸距四樁導管架基礎主體工程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全球風電行業聯盟成
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之路劍指海上
“ 海上風電第一股”明陽智能遭大股東輪番巨額減持,是
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海上風電累計并網76萬千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