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的吊車揮著巨臂,將一片片數十米長的風葉安放到特制的車架上;廠門外道路上,一輛輛裝載著“巨大葉片”的汽車,正整裝待發……近日,記者走進時代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動力谷工廠,領略這個風電葉片生產基地的“風采”。
下線國內首支 疫情復產后的風電葉片
走進車間,工人們有的鋪層,有的灌膠,有的合模,有的打磨,都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2020年以來,時代新材株洲動力谷廠抗疫復工奪高產,創造了該廠月單模產出的最新紀錄。風電葉片生產和交付月月告捷,2020年全廠生產風電葉片2300余支,比2019年增長65%。
時間回到2020年的3月,工人正在加班趕制葉片,產品將發往海內外不同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工廠復工后的第三天,株洲兩個工廠分別下線首支葉片,這也是2020年國內風電葉片產業復工后最先下線的兩支葉片。隨后,風電異地工廠也陸續復工,各工廠火力全開,復工一周內下線葉片達到40支。2020年3月上旬,風電葉片發貨數量超過60套。
風電人勇于拼搏、一絲不茍;胸懷大局,攻堅克難;敢立潮頭唱大風,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篇章。
風電總部的“黃埔軍校”
動力谷工廠作為時代新材的中心工廠,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工廠采取措施培訓人才、研制新材、展示新品,不斷增強本身的“造血功能”,源源不斷地馳援兄弟新廠,被譽為風電總部的“黃埔軍!。
伊始,廠里除原來的老職工外,不少是新聘和來自其他廠的分流人員,職工技術參差不齊,培訓人才無疑成了動力谷工廠的當務之急。人力資源部堅持對新來的職工進行為期2個月左右的理論、技能培訓,再參加幾個月的實際操作,把他們培養成了獨當一面的熟練工。當蒙西、射陽等兄弟新廠需要時,總部就從動力谷工廠成建制地調去支援,彰顯出動力谷工廠風電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識大體、顧全局的無私精神。
為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雙海戰略”的深入推進,時代新材早已獲得風電葉片出口海外的訂單,與上海電氣共同研發的海陸兩棲風電葉片取得重大突破。作為我國首款S72海陸兩棲風電葉片,該葉片在設計上利用多項新技術,既有海上風電的安全可靠耐腐蝕性能,又能滿足陸地風電的低成本以及輕量化要求。這種新型海陸兩棲葉片的研制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動力谷工廠的肩上。
為了保質保量完成第一支S72海陸兩棲葉片的研制,動力谷工廠針對該葉片超大超長超重、結構比較復雜、工藝要求嚴格等難點,成立了專門小組進行攻關。承擔該葉片試制任務的團隊,之前一直主攻37.5小型葉片的生產,這次是首次接觸大型葉片的研制。
該葉片采用鈍尾緣翼型族、彎扭耦合、尾緣鋸齒等先進設計,由于葉片結構變異,加之葉緣、弧度大,使灌注、打磨等工序增加了難度。他們以臨戰的姿態投入生產,培訓先行,定崗定位,責任到人,獎懲分明。操作中堅持工藝掛帥、質量優先,盡力消除產品的缺陷……最后克服困難,如期試制成功首支S72海陸兩棲葉片,為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