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江蘇鹽城新能源發電裝機突破千萬千瓦!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時間:2021/4/12 21:29:06 用手機瀏覽

鶴鳴九天,聆聽一部奮進樂章。近年來,鹽城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正以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直沖霄漢的新銳之氣,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勇進!目前,正按照省委提出的“鹽城要面朝大海、向海發展、賦能未來,成為綠色轉型的典范”要求,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綠色轉型,處處呈現出澎湃的新活力、發展的新氣象。

得天時——富集的自然資源

自然遺產見證歷史變遷,文化遺產凝聚人類智慧。鹽城依海而生,向海而興。地處江蘇沿海中部,素有“千河之城”“萬河之市”美譽,是江蘇生態環境最好、地域面積最廣、發展空間最大的地級市,擁有對內對外的開放優勢、承南起北的區位優勢、配套完善的平臺優勢、特色鮮明的產業優勢和宜居宜游的環境優勢,厚重深遠、氣勢磅礴、雄渾壯麗,承載了鹽阜地區的歷史滄桑,記錄了登瀛兒女的頑強拼搏,讓鹽城成為一座有底氣、有靈魂的歷史文化城市。

坐擁省內最長的海岸線和最大的海域面積,被譽為“風的故鄉”。近海 100 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 7.6米/秒,遠海接近 8 米/秒,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可達 3000-3600小時,沿海風電可開發總量占江蘇省風電可開發總量的 2/3 以上。“十三五”期間,鹽城海上風電規劃容量822萬千瓦,占全省規劃容量的56%,成為江蘇省打造“海上三峽”名副其實的主戰場。風電裝機容量738萬千瓦,比“十二五”末增加548萬千瓦、增長2.88倍。其中,海上風電并網規模352萬千瓦,占全省的61 %,全國的40%,全球的10 %。

鹽城沿海灘涂面積46萬公頃,占江蘇70%。全年光照時間平均在 2280 小時左右,形成了獨具沿海特色的以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產業園區分布式光伏為主的光伏開發格局!笆濉蹦,全市光伏裝機容量215萬千瓦,比“十二五”末增加125萬千瓦、增長1.38倍。

截止2020年底,鹽城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占江蘇省28.17%;新能源累計發電量178.8億千瓦時,占江蘇省34.25%。新能源發電量占全市用電量的比重49.91%,比“十二五”末增加33.4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8.19%高41.72個百分點。

承地利——堅實的發展根基

鹽城新能源產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基本構建裝備制造、資源開發、綜合應用、創新協同四大體系,形成東臺、大豐、射陽、阜寧、市開發區等五大新能源重點板塊。高質量舉辦三屆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搭建了與海內外能源領軍企業、行業領袖和高端智庫的合作交流平臺,嘉賓層次、簽約項目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能源產業發展賦“能”提效。

產業體系基本構建。新能源產業已基本覆蓋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科創研發、多元應用、配套運維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國家投、國華、龍源、華能、中廣核央企、國企紛紛搶灘登陸,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上海電氣等3家全球知名整機制造商相繼落戶,中車電機、LM風電葉片、天順風能、京冶軸承、亨通海纜等一批行業細分龍頭均在鹽投資,阿特斯、天合光能、協鑫集團、潤陽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裝備制造企業在鹽城實現全球布局。

2020年,全市新能源產業累計開票銷售625.2億元,同比增長15.74%。新能源裝備開票銷售507.61億元,同比增長15.32%。其中,風電裝備企業開票銷售287.22億元,光伏裝備企業開票銷售220.39億元。一批規模裝備制造企業迅速成長,開票銷售超10億元企業14家,其中,超20億元9家、超30億元6家、超50億元的1家;入庫稅收超千萬元的企業22家;2021年新增規模以上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12家,形成了支撐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基礎配套加快厚植。圍繞“特色產業港”和“區域樞紐港”的發展定位,加快港口功能提升和轉型升級,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射陽港、大豐港、濱海港、響水港為核心的新能源港口群。射陽港已經與丹麥曲博倫港、格雷諾港簽定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射陽港口風機出貨量達到 480 臺套、2GW 以上,與埃斯比約港旗鼓相當。大豐港已納入上海港國際航運體系,開通了外貿集裝箱“滬豐海上”專線和“滬豐通”新模式,成為中國風電葉片出口三大基本港之一、世界上第一個為北極航線裝載風電設備的港口,創造了單船裝載風電設備最高紀錄和單船裝載葉片最多紀錄。濱海港連接南北、貫通東西,是國家經濟戰略布局上的黃金節點,正在加快一體化綜合能源產業基地建設,濱海港區通過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驗收,響水港區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鹽城電網經過“十三五”的建設與改造,在網架結構、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等方面也進一步得到提升,形成了以220千伏環網為支撐、110千伏與35千伏鏈式供電的網絡結構,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不斷提高。全市擁有 500 千伏變電站6座、主變14臺、容量1325萬千伏安,220千伏變電站46 座、主變75臺、容量1308 萬千伏安。加快沿海二通道建設進度,確保今年10月份建成投運,破解新能源消納瓶頸。及時編排“十四五”電網加強工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創新示范支撐有力!笆濉逼陂g,鹽城市涌現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創新載體。建成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車電機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材科技江蘇省風電葉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等十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平臺。擁有潤陽悅達光伏高效電池研究院、天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效電池片工程研究中心等技術服務平臺,已經量產的高效 PERC 電池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先后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國內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首個風電水一體化項目、首個海上風電實訓平臺、新能源領域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內首個CIGS-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十大產業創新示范工程。

發力檢驗檢測、教育培訓等配套服務,金風科技建成6兆瓦機組拖動試驗平臺、葉片試驗場等示范項目,建成國際一流的海上機組技術實訓平臺和求生平臺,是國內唯一集海事、應急管理與GWO三位一體的培訓中心。鹽城工學院新能源學院被納入首批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建設序列,是全省唯一以新能源產業為建設方向入選的學院,為風電產業發展培養高端專業技術人才,致力將學院打造成為東部沿海地區的新能源行業人才培養高地和風電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基地。

應人和——嶄新的綠色畫卷

“十四五”,鹽城市將持續堅決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要論述,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推動新能源產業邁向兩個“2000”藍海,到 2025 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力爭達到2000萬千瓦,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000億元。大力實施“風電與光伏立體布局、開發與制造聯動發展”戰略,集聚優質資源要素,聚力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動風電規;_發,光伏多元化應用,做優提升風電產業,做大做強光伏產業,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全球風電市場將開啟10年高增長期
301.6MW!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海陸工程全面
廣東海上風電投產規模2030年將達到3000萬千瓦
重磅 | 廣東省即將出臺海上風電“省補”:1-1.5元/瓦!
英國:風力不足催生供電隱憂
全國首個海上風電智能監管平臺南通上線
金孝龍:走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道路
珠海金灣海上風電項目順利復工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