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光伏電站投資熱度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態勢,來自各大集團目標的定調,催生了這股投資熱潮的回歸。據光伏們從公開信息跟蹤到,截止目前廣東于3月新增共計72個、規模超13GW的地面電站項目備案,加上1-2月備案的10GW規模,廣東省已完成共計超23GW備案,儼然已經成為光伏電站投資的“紅!。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沒有競價項目的省份,廣東省于2020年完成了超過22GW的項目備案(詳情點擊《光伏平價熱土廣東。捍筇、廣東能源、華潤、陽光電源領銜,32GW項目備案一覽》查看),這意味著扣除第一批、第二批平價及競價轉平價項目規模外,廣東目前仍保持著超30GW的光伏項目儲備規模,競爭激烈程度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
從此次備案匯總情況來看,中廣核、華潤、華電、中能建、國家電投等為代表的央企團隊還有廣州恒運集團、廣東能源集團、廣州發展組成的地方國企梯隊以及陽光電源、特變等民營企業組成了廣東省的開發主力。實際上,投資商紛紛加大投建電站力度扎堆平價熱土,也正是當下光伏市場廝殺角逐的縮影。
備注:表中僅列出總備案容量超過300MW的業主名單,因項目名單眾多,難免有疏漏,上述表格不做排名依據,僅供參考(備案項目統計截至2021.3.24)
在光伏們統計的3月備案的124個項目中,中廣核一口氣備案了4.67GW的漁光/農光復合項目,位列所統計備案容量第一。
央、國企在光伏電站投資商梯隊占比日益攀升已經成為行業公認的趨勢。隨著地面電站資源競爭日趨激烈,央企甚至全員總動員開發風、光伏電站,除了此前原有的新能源開發平臺,各央企的二級子公司、省級分公司乃至其他業務板塊的平臺,均承擔了一定的項目開發責任目標。
以此次備案統計中的大唐為例,光伏們注意到,在大唐備案的360MW項目中出現了5家不同的項目投資建設單位,包括二級公司、省分公司等,投資主體公司經營業務涉及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項目開發、火電等多個方面。
根據網絡公開資料顯示,大唐集團旗下企業包括5家上市公司、43家區域公司和專業公司,此前作為新能源項目開發的主力平臺包括大唐新能源、大唐國際等。據光伏們從公開信息跟蹤到,2020年大唐已在安徽、廣東、廣西、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備案逾7GW規模。
面對土地資源日趨緊缺以及電網消納困難,這些央企二級公司、省公司或將肩負更沉重的壓力,甚至同一集團的下屬子公司之間也將展開資源爭奪戰。據光伏們了解,某央企控股的地方新能源開發二級公司,已經將業務范圍延伸至其他省份,并成立了相應的省級分公司,以占據有利的開發資源。
除此之外,地方國企也是近兩年光伏電站投資的主力軍之一。廣東省高達0.453元/度的脫硫煤標桿電價使其在光伏平價后具備極強的收益競爭力,就此催生了多家強勢的地方光伏投資商,這些地方國有企業不僅在當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還積極開拓省外市場資源,其中廣東能源集團、廣州發展便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飆漲的項目備案規模背后反應出目前光伏電站項目開發的“瘋狂”,這與供應鏈價格高居不下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備案僅是項目開發的第一步,從開發到形成并網支撐往往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些項目大部分都是2021年的儲備項目。
除了國、央企之外,各省政府也在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目標的考核之下,逐步加大了對于新能源項目的管理力度。近期各省政策頻出,實際上也反映了這一點。但無論如何,光伏電站開發資源的競爭已然成為一片紅海,但在這背后,土地、電網、產業鏈價格等仍是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廣東省于近日啟動組織申報2021年光伏發電項目,根據文件要求,項目申報范圍為2021年在建和具備建設條件新開工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包括但不限于之前已列入國家競價、平價清單的光伏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則需提供項目建設方案、縣級以上政府簽訂的開發協議、縣級以上國土部門出具的用地支持意見、與土地業主方簽訂的用地協議或租賃合同、電網出具的接入意見或批復以及項目投資主體出具的《并網時間承諾書》。
2021年廣東省備案統計如下:
備注:備案項目統計截止至2021年3月24日。上述統計項目來源于項目審批監管平臺,因項目名單眾多,難免有疏漏,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