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在優化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
青海擁有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資源,正成為我國新能源建設發展的重要基地。2017年6月17日到24日,在青海開展了7天168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這個創紀錄的實踐,對我國能源轉型具有很重要的示范。
全清潔能源供電可以最大限度使用綠色能源,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國家電網首次在省一級范圍內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目前,青海清潔能源新能源的裝機已達到1000萬千瓦,比例位居全國前列。
在能源轉型中,今后面臨的是以石油、天然氣、煤炭傳統的能源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新能源的博弈。專家建議,一是要加快和完善特高壓電網,第二是要打破市場壁壘,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建立跨省跨區的消納的機制,特別是要逐步減少試發電計劃,加大用能企業直接供電的比重,讓市場發揮作用。
此外,還有青海藏區電力普遍服務成本問題。在藏區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當中,如何發揮好電網的支撐作用。尤為重要。青海電網超95%供電區域為藏區,供電網絡呈現點多、線長、運維分散、負荷小的特點。由于青海省經濟體量較小,省級財政在承擔省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重大民生工程后,難以繼續承擔藏區電力普遍服務成本。電網的覆蓋和服務任務非常繁重。
專家建議通過國家層面為我國藏區電力普遍服務建立一種補償機制,通過這種補償機制,保障電網的支撐能力,更好地為藏區經濟社會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