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迎來久違的反彈,抱團股反抽,貴州茅臺大漲4%,光伏龍頭通威股份走勢卻顯得格格不入,盤中一度跌停,盤后龍虎榜顯示,3機構合計大賣15億。
通威股份小幅低開1.7%,股價被大單快速砸至-5.6%,此后,全天在均線下方震蕩下行,并于午后封住跌停,不過臨近尾盤,有大資金翹板,截至收盤,股價報收43.10,跌幅7.98%,據2月份股價高點已累計跌去22%。
盤后龍虎榜顯示,資金出逃明顯,全天凈賣出12.93億。其中機構合計賣出15.14億;北向資金買入7.61億,賣出 6.29億,合計賣出1.32億。
資本加碼顆粒硅,競爭格局恐生變業內人士分析,高估值或是導致其大跌的主要原因,此外一紙協議也對資金情緒造成打擊。上機與保利協鑫昨晚公告,簽署顆粒硅合作協議,合作進行30萬噸顆粒硅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研發項目,總投資 180 億元,其中,第一期設計產能為6萬噸,預計投資36億元。這可能直接競爭通威等硅料企業。
保利協新能源港股股價今日大漲9%,自去年11月初以來,股價漲幅坐高達9倍。
市場追捧,顆粒硅有什么優勢?主要原因則是其生產成本較低,低于傳統硅料,投資成本、拉棒電耗、項目人員數量均有大幅下降,且技術壁壘強。此外,目前顆粒硅才剛開始商用,其市場占有率不足10%,可能將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顆粒硅的不足也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雜質含量高、產能不足、生產過程危險。
所以,顆粒硅短期并不會對市場競爭格局造成影響,硅料屬于大型化工產業,擴產需要2年左右,也就是說,即使從現在馬上開始擴產,實際供應也要到2022年底。
多晶硅價格持續大漲,下游推進硅片薄片化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再度持續走強,漲至6.9萬/噸附近。
為了應對多晶硅價格上漲形勢,下游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推進硅片薄片化,減少多晶硅用量。中環股份2月底發布了《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議書》,中環表示,為了應對多晶硅價格上漲形勢,中環股份將通過減薄硅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中環計算,如果產業鏈內全規格單晶硅片全面轉換到160μm厚度,預計可節省6.8%的硅使用量。中環表態,愿意配合下游客戶逐步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硅片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