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繼廣東省打響海上風電“省補”第一槍后,浙江省緊隨其后。
近日,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積極推動海上風電可持續發展,加快建立省級財政補貼制度,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新增項目。
浙江省明確出臺海上風電補貼制度
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新增風電全部指標都集中在海上風電領域。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增海上風電 4.5GW,嘉興 1#2#,溗泗 2#、 5#、6#等海上風電項目,打造若干個G級海上風電基地,開展象山洞頭和蒼南深遠海風電開發。積極推動海上風電可持 續發展,加快建立省級財政補貼制度,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新增項目。行業人士表示,浙江省明確出臺省補政策是對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前景的肯定,相對于其他沿海省市,浙江海上風電造價成本相對較高,補貼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開發商的壓力。此外,海上風電+其他產業模式也是浙江省新的開發重點,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致力打造海上風電+海洋能、+儲能、+制氫加、+海洋牧場、+陸上產業基地的示范項目。
廣東打響海上風電補貼“第一槍”
2020 年 12 月 30 日,廣東省能源局下發了《關于促進我省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及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該文件明確了 2022 年海上風電中央補貼取消后,廣東地方的海上風電補貼標準。首先是時間限制:補貼范圍為省管海域內 2022 年和 2023 年全容量并網項目,對 2024 年起并網的項目將不再補貼。
其次,補貼項目總裝機容量不超過4.5GW,其中2022年補貼項目裝機容量不超過2.1GW,以容量和并網時間節點任一先到為止。補貼標準為:2022 年、2023 年全容量并網項目每千瓦補貼為 1500 元、1000 元,相當于對建設造價進行一次性補貼。海上風電第一個“省補”出爐給予了行業很大的鼓舞,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實現平價,補貼只是“錦上添花”,海上風電行業核心競爭力仍有待提升,技術持續進步、規模不斷做大以及全產業鏈各環節降本都尤為重要。
關于海上風電地方補貼情況,除廣東、浙江外,江蘇、遼寧、山東、福建態度尚不明朗,行業人士認為,江蘇省海上風電發展較成熟,裝機規模達,省財政狀況較好,有可能出臺相關補貼制度。
預期“十四五”海上風電規模超32GW
此前廣東省和江蘇省分別公示了十四五期間合計 23GW 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據專業證券經濟研究人士預測,計未來福建、山東、遼寧三省也將出臺專項規劃,合計容量在 6-10GW,全國十四五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超過32GW,年均新增海上風電裝機6GW 以上。2022-2025 國補退出后的4年內,年均建設量也可能超過6GW。
江蘇是海上風電發展規模最大的省份,據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指出,到2025年,江蘇省風電新增約11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其中海上風電新增約8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光伏發電新增約9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300億元!笆奈"期間,江蘇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約22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630億元。
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江蘇省風電每年分別將有2.2GW以上的新增裝機空間。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省風電并網容量1110萬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其中,海上風電裝機464萬千瓦,占全國的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