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高溫超焓燃燒發電鍋爐技術”日前在安徽合肥通過了由安徽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該項目針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中的儲運、燃燒等難題提出解決方案,有望化解因焚燒秸稈帶來的“煙霧迷城”現象。
由合肥工業大學教授邢獻軍等人與安徽豐原生物新能源公司聯合研發的“生物質高溫超焓燃燒發電鍋爐技術”,首先將生物質粉碎并壓縮成成型顆粒,解決農村生物質秸稈利用中存在的收集、運輸、儲存與防火等問題,并可使農民因此每畝增收100多元。其次通過高溫超焓燃燒技術,解決生物質燃燒鍋爐存在的效率低、堿腐蝕、結焦、結渣等問題,從而實現生物質高效、經濟、規;谩
根據項目技術指標測算,建設一座2×15MW的生物質發電廠,每年將消耗25萬噸秸稈,給農民帶來收益5000萬元(按200元/噸秸稈),發電2.4億度,減排二氧化碳約22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