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速鐵路有助于我國整體能耗結構的改善,進而促進節能減排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節能減排主要是通過三種路徑加以實現:一是通過技術手段,二是通過管理手段,三是通過能耗結構的調整。比較而言,通過能耗結構調整實現節能減排更具有戰略性和長遠性的意義;诖,我國一直來十分強調能源的結構性節能減排!笆濉逼,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目標定位為:到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從2009年的70%下降到63%左右;天然氣、水電與核能以及其它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的消費比重將從目前的3.9%、7.5%和0.8%上升到8.3%、9%和2.6%。因此,優化能耗結構將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關鍵任務。
。ㄒ唬┪覈哪芎慕Y構現狀
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結構與世界相比有三大差距。一是結構性失衡明顯。以2010年為例,煤炭占到了總能耗的68%,而其它能耗全部加起來還不到它的一半,從而形成了對煤炭的高度依賴。根據BP能源統計(2011)的數據,2010年我國煤炭消費占到全球的48.2%。而在世界能耗結構中,石油、天然氣和煤三者所占比重相當;二是我國能耗結構變化十分緩慢,可以說近幾十年來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表2和表3數據顯示,我國能耗結構中煤炭消費比例下降不到3個百分點,石油下降不到4個百分點。而在世界能耗結構中,石油下降了10多個百分點,僅以微弱優勢領先于煤和天然氣;三是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核電、水電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比重過低,目前只有13%。而在世界能耗結構中,這三者加起來接近37%,占到了全部能耗的1/3強。雖然我國的電能(指水電、核電、風電)占比最近幾年提升較快,但與世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平均水平已經達到了12%,而我國還低于這個水平3個百分點左右。天然氣占比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甚大,我國只有4%左右的比例,而世界的比重卻達到了23.8%。因此,如何優化能耗結構,提升天然氣和電能(指水電、核電、風電)比重,降低煤炭和石油的比重是我國要解決的長期問題。按照我國能源規劃,至2020年,努力使煤炭所占比重下降至60%以內,這個任務依然是十分艱巨的。
。ǘ└咚勹F路有助于優化交通行業能耗結構,進而推動我國整體能耗結構的改善
調整能耗結構在短期內可以突破的最有效手段是提高電能在能耗結構中的比重和能效。長期來看,它還可以促進其它清潔能源的發展,如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質的發展,進而推動交通運輸工具更多地使用這些清潔的能替代石油的能源,從而提高這些能源消費的比重,優化能耗結構。高速鐵路的發展,會對整個交通運輸結構以及能耗結構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高速鐵路需要綜合交通樞紐與之配套,才能迅速分流乘客,而其中最有效的工具是城市地鐵。因此,高速鐵路促進了城市地鐵的發展。而地鐵同樣是依靠電力牽引,這樣就提高了電能在整個交通用能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高速鐵路的“以電代油”工程為道路交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2010年全球汽車消耗55%的石油,排放15%的CO2。2009年我國石油消耗3.93億噸,汽車消耗石油約2億噸。如果道路交通能夠逐步實現大面積使用電動汽車,那么整個交通用能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觀。正因為如此,歐洲各國本世紀初就著手開始調整運輸結構,推出了一系列發展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戰略舉措,以改善交通運輸能耗結構。與歐洲各國相比,我國優化運輸結構的潛能更大。原因在于歐洲各國交通規;旧弦呀咏柡,調整的空間已經很小,而我國交通運輸仍在發展當中,無論從經濟規?偭克枰倪\力,還是從路網密度來看,我國各種交通方式都需要大力發展,距離飽和尚需時日。在此情況下,通過政策以及行政等手段的綜合調整,樹立以發展鐵路為主導、其它運輸方式協調快速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戰略發展目標,對于改善我國交通行業能耗結構,進而推動我國整體能耗結構的優化,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