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三部委首提并網補貼 政策難解終端運用之急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2-4-9 17:05:26 用手機瀏覽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4月6日聯合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將為電網企業發放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以改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聯網情況。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也下發了《關于印發“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通知》(下稱《通知》),與去年8月發布的“十二五”第一批風電規劃核準2883萬千瓦的規模相比,第二批擬核準項目計劃減少了1391千瓦,降幅近五成。

  “從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國家正在從供需兩方面著手,試圖理順目前風電產業扭曲的現狀。”4月8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尤其是首次針對并網電價作出明確補貼,有利于調動積極性,推進并網發電建設,這種政策效率預計在兩到三年后開始顯現。但也有專家認為,風電終端運用難問題,關鍵在風電布局上的失誤,僅僅在供需兩端解決問題,還不能完全讓風電產業走出困境。

  三部委首提并網補貼

  50公里以內1分錢/千瓦時,50-100公里2分錢/千瓦時,100公里及以上3分錢/千瓦時

  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中國已成世界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但因電網建設跟不上,很多風電場“窩電”現象嚴重,造成大量能源浪費。2011年國家電監會發布的《風電、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顯示,僅2010年半年,中國風能發電但無法被人們所用的就達27.76億度千瓦時,大規模風電送出消納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少刺激國有電網企業擴建電網的政策,這些電網企業對并網項目的積極性不高,造成輸電通道梗阻,風力發電消納困難、結構性產能過剩!敝袊茉淳W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原來的政策只是針對上網電價進行補貼,不能調動電網公司的積極性,導致發電與用電之間的橋梁中斷。

  本次三部委出臺的《辦法》首次提出,專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接入電網系統而發生的工程投資和運行維護費用,將按上網電量給予適當補助,補助標準為:50公里以內1分錢/千瓦時,50-100公里2分錢/千瓦時,100公里及以上3分錢/千瓦時。

  此外,《辦法》還稱,國家投資或者補貼建設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的銷售電價,執行同一地區分類銷售電價,其合理的運行和管理費用超出銷售電價的部分,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給予適當補助,補助標準暫定為每年4000元/千瓦時。☆

  政策難解終端運用之急

  風電產業發展至今,終端運用仍困難的重要原因還在于布局上的失誤

  林伯強認為,從供需兩方面著手能有效解決風電產業問題,預計在2015年時可以看到效果。但在韓曉平看來,僅僅從抑制供應和疏通供需網絡問題并不能完全讓風電產業走出困境。“以《辦法》為例,給并網工程建設提供補貼是能夠調動電網企業的積極性,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即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這也是風電入網困難的重要原因。”

  韓曉平認為,風電產業發展至今,終端運用仍困難的重要原因還在于布局上的失誤!按饲,過于注重規模式發展而忽略了分布式布局。從‘大躍進’到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小步快跑’的轉變,或許能成為推動風電持續發展的新契機!

  據了解,與大規模集中式開發的風電項目不同的是,分布式風電一般規模較小,適用于靠近用電負荷中心的內陸地區,因此也利于就地并網、就地消納。盡管國外分布式風電的開發利用已經較為普遍,但在國內的發展卻才剛剛起步。

  相關部門也意識到了此問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此前公開表示,未來國內將不再一味發展大型風電基地,也將鼓勵風電的分散式開發,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探索發展風電的分散式接入辦法,相關扶持政策將會陸續出臺。

  記者注意到,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華能新能源等風電開發龍頭企業也公開表態,未來幾年將把風電場投資的熱點,從風電大基地轉向海上風電和內陸中小型分布式風電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寬松 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保持高速增長
湖南7家生物質發電廠運營 農業廢棄物變身電力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4億千瓦
浙江華電長興弁山風電場22MW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構建可再生能源體系亟須加快體制改革
“十二五”醞釀再擴容 國內光伏市場欲啟動先整合
中國水電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五年
發改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將提高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