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光伏應用市場波動,硅料環節通過管理和技術驅動優化,減少耗硅量,推動光伏成本進一步下降。根據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分析,在后疫情時代的不穩定因素下,2021年終端需求增長將保障硅料需求穩步爬升,全年整體將保持供需緊平衡狀態。硅料市場集中度和國產化率雙升,低電價區域的硅料企業將繼續保有優勢,顆粒硅、N型用料的進展值得關注。
(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 作者:ET Wanda)
成本支撐致密料均價在80元/kg以上
回顧2020年硅料價格走勢,上半年多晶市場價格屢創歷史新低,三季度事故減產加劇硅料價格波動;進入四季度,雖因整體產能釋放使得硅料價格較9月末緩慢回落10%,但終端裝機需求保持強勁,截止12月底硅料市場價格已出現回穩態勢。
硅料環節產能生產成本分化較大。隨著硅料產能完成西部遷移后,國內已經形成新疆、內蒙和四川三大硅料生產基地布局,而經過疫情后云南、青海等低電價地區硅料基地布局蓄勢崛起。根據2021年各家企業硅料成本來看,國內低電價區新建產能普遍盈利較好,而國內二線企業及海外生產成本在60元/以上,成本較高產能盈利較差。
另一方面,2020-2021年硅料和硅片環節新增產能釋放存在時間差,支撐未來市場價格上漲的預期。而頭部企業產能優勢較大,硅料市場議價優勢較強。預期2021年多晶硅市場邁入整體硅料供給趨緊伴隨階段性價格波動的階段,其中需求淡季期間致密料或跌破80元/kg,全年來看致密料售價有望在80-90元/kg波動。
全球產能57.5萬噸不改供應偏緊格局
根據全球各主要國家/地區光伏發展和裝機情況,預計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在145-160GW。同期下游硅片需求穩步拉升,隨著隆基、中環、晶科、上機等企業的在建和技改產能推進,預計2021年單晶硅片新產能仍將繼續投放,硅片環節產能增長高于硅料的整體態勢仍將持續,并存在因裝機需求迎來階段性波動、硅料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硅料需求有縮小空間。
受疫情推遲部分擴產進程,2020-2021年硅料新增產能有限。企業投產進度中,2020Q4開始東方希望新建3.5萬噸產能逐步投產,2020全年協鑫顆粒硅產能持續爬坡;通威4萬噸2021Q4投產,預計2022年產能大規模開出,2021年全年無其他新增產能。硅料行業產能集中度逐漸向頭部硅料供應商聚集,2021年前五大硅料供應商產能占全球比重達到70.8%,硅料企業具備市場議價優勢,為硅料價格提供較強支撐。加上硅料生產需進行周期性檢修造成產出下降,預計2021年硅料供應偏緊市況延續。
下游長單鎖定頭部企業80%硅料產出
2020三季度以來硅料與硅片缺口出現翻轉,并且隨著硅料缺口持續擴大,眾多硅片企業選擇通過長單鎖定硅料,保障原材料穩定供應,頭部硅料企業產能已有80%被硅片企業鎖單,僅隆基與通威2021年度硅料預期交易量超過10萬噸。
關注顆粒硅技術、N型料應用進展
硅料生產工藝方面,顆粒硅技術再度登上熱門。相對主流西門子法,顆粒硅的生產流程更短,后處理工序更少,有望成為硅料環節下階段提升硅料品質并降本的關鍵點。
與此同時,由于產品特性,顆粒硅在生產技術方面仍需要改進,生產安全的危險系數較高,隱形成本較高,實際生產成本仍有待優化。目前我國顆粒硅在產產能不足3萬噸,顆粒硅技術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行業前景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在目前的光伏生產體系下,短期內顆粒硅取代現有改良西門子法的可能性很小,長期具備潛力。
另一方面,隨著下游N型電池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驗證期,2022年國內硅料企業新建項目能實現N型硅料的批量供應,有望加速N型硅料的規;瘧谩
整體而言,EnergyTrend分析認為2021年硅料市場將呈現以下四大趨勢:
1、供應增速放緩:2021年整體新增硅料供應量集中在四季度逐步投產,全年產能達到57.5萬噸。頭部硅料企業產能已有80%被下游鎖單,低電價區產能維持高開工率,整體產能更加向頭部集中。
2、需求多點開花:終端需求國內樂觀,海外逐步改善,預計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在145-160GW;單晶硅片產能逐步釋放,N型市場放量拉動硅料需求持續向好。
3、價格探底回升:硅料價格分化,2020年底單晶用料止跌企穩,伴隨著供需格局呈現階段性價格波動,多晶用料受終端需求低迷價格承壓。其中需求淡季期間致密料或跌破80元/kg,全年來看致密料售價有望在80-90元/kg波動。
4、技術路線創新:顆粒硅技術處于大規模量產階段,實際生產成本仍有待優化,需進一步推廣下游企業試用驗證,長期具備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