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尼亞基本數據
肯尼亞總人口數約5,100萬人,近年GDP年均成長率約在4.5-6%上下,當地面臨著龐大的債務問題未解,加上該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長年仰賴的農產品出口狀況不慎樂觀,其他行業的供應鏈也有斷鏈的狀況發生。另一方面近期肯尼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較緊張也為未來經濟情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來源:微信公眾號“PVInfoLink”)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對肯尼亞的財政狀況缺乏信心因此分別予以B2及Bbb-的評級,經濟展望皆為負面。
地理位置方面,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東部與索馬里相鄰,西部接烏干達,北邊和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相接。而在氣候條件上,肯尼亞的氣候多元豐富,全境被熱帶季風所壟罩,沿海地區濕熱高原地區氣候相對溫和。該國全年最高溫達到攝氏26度;最低溫約攝氏12度。該國年平均日照量大約在每平方米1,700千瓦小時上下。
二. 肯尼亞再生能源發展概況
肯尼亞受缺電問題所苦,國家境內將近一半的人口無電可用,偏遠農村地區這樣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為解決缺電問題,該國不僅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同時再生能源也是肯尼亞欲發展的重點行業,該國目標預計在2030年實現100%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
目前肯尼亞的再生能源裝機量中以水電及地熱的占比最高,兩者合計占總裝機量將近8成。僅次于兩者的是風電,肯尼亞最大的風電項目,總規模達310MW已于2019年中旬全數完工并網,連帶使得風電的裝機量增加,躍升為僅次于水電及地熱第三高的再生能源項目。其他再生能源項目如光伏及生質能,兩者發展有限,合計僅占不及一成。
三. 肯尼亞光伏發展概況
肯尼亞于2008年出臺上網電價(Feed-in Tariff)帶動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中間歷經兩次改版,目前適用的補貼版本為2012年所修訂。依據2012年的修訂版本,光伏的上網電價統一為US$0.12/kWh。然而由于當地的行政制度模糊,標準不一致的情況屢見不鮮,盡管上網電價的費率依照目前全球的補貼費率來看十分誘人,但實質上來說對于需求的刺激仍舊有限。
肯尼亞大型項目同樣以US$0.12/kWh的補貼帶動需求,政府于2017年發布四座合計規模160MW(每座40MW)的大型項目,其中兩座已在動工,剩余兩座共計80MW的項目則因行政、融資等因素進入停擺。當地由于供應鏈的體系未臻完善,因此項目開發多半需仰賴海外業者完成,同時當地的基礎建設不足,電網布建尚未全面,間接導致并網項目需求受到限制。
當地農村人口在全國占有一定比重,同時缺電問題更加嚴重,因此離網項目在當地也有部分需求,但需求多半是零星且分散。
未來政策發展上,當地在討論導入競價制度的可能性,由于目前的補貼仍是依據2012年所修訂的方案實行,但時至今日全球的光伏降本成效顯著,實行競價模式調降補貼可能有助于帶動當地光伏行業發展。但目前競價政策大致而言仍在規劃尚未完善,實際內容及成效如何仍待持續追蹤。
四. 肯尼亞組件進出口分析
肯尼亞近年組件出貨量約在100-180MW不等,整體出貨量并不算非常高,需求尚待開發,其中2019年的出貨量較高的部分原因估計是因2017年簽訂的大型項目于2019年動工帶動拉貨需求所致。
五.總結
肯尼亞長年受缺電問題所苦,發展再生能源是政府解決能源供不應求問題的解方之一,當地再生能源需求多半集中在水電、地熱上,光伏、風力整體還處在發展階段。
光伏長年以上網電價作為主要政策帶動市場需求,然而當地行政制度模糊,規范不一致的情況下,使得需求并未有明顯起色。近年由于光伏的降本成效顯著,政府正在研擬導入競價制度的可能性,未來政策方向若確定轉型,加上行政制度完善標準一致性等問題能獲得解決,市場需求或將有大幅成長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