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深夜,澳大利亞備受爭議的礦產資源租賃稅議案以38票對32票通過參議院投票。根據相關規定,澳大利亞政府將于今年7月1日起對“超大”規模礦企征收煤和鐵礦石兩類資源的礦產資源租賃稅。
澳總理吉拉德曾表示,“這將是澳大利亞歷史上一次深刻的經濟改革。”吉拉德說,此項舉措旨在對在澳經營的大礦企的巨額利潤部分征稅,以使取自于澳大利亞土地的資源所得收益可以被更多的、尤其是較貧困的澳大利亞人民所享受,打造更加公平、平等的經濟模式。
由于澳聯邦政府認為這些大型礦業公司在生產過程中耗費大量水資源、占用大量公共設施,因此應向聯邦政府繳稅。2009年底,時任澳國庫部秘書長肯·亨利曾向聯邦政府提交稅務評估報告。他建議,廢除目前各州政府向礦業征收的特許開采稅,以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源租賃稅取而代之。他說,這將為澳聯邦政府每年增加數十億澳元的稅收。
2010年5月當這一法案醞釀出臺之時,由于牽扯一些大礦企重大利益,曾引起多方爭議。時任總理陸克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與大礦企的關系陷入政治困境。當時,聯邦政府擬推出的資源租賃稅稅率設定為40%,如此設置是參照政府對石油產品征收的石油資源租賃稅稅率。根據澳聯邦財政部的計算,如果在過去三年中,資源租賃稅被施用于鐵礦石、煤炭等資源和包括必和必拓、力拓等大礦產公司上,澳聯邦政府的稅收將增加140億澳元(約合149億美元)。
此次法案能夠獲得參議院通過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多年以來,澳大利亞礦商獲得創紀錄的盈利和利潤率,但同時也有大量外資在經營這些大礦企或者持有部分股份,使得相當一部分收益流出澳大利亞。另一方面,為應對金融危機,澳大利亞政府曾經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國家財政負擔很大,近年來一直出現赤字。出于拉選票實現連任的考慮,現任工黨政府決心在下一財政年度使國家經濟收入實現盈余,而增加稅收是實現這一目標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式。第三,與工黨和獨立議員組成聯合政府的綠黨積極游說,促成了法案的通過。
但是,許多澳礦企對大幅征稅表示不滿,甚至向政府發出威脅。西澳礦企福蒂斯丘金屬有限公司集團20日證實,已經開始就該項稅制向高級法院提出相關訴訟一事咨詢律師。該公司發言人說,礦業資源租賃稅“不公平、短視、龐雜、無效,將減少資源行業的投資和就業”。他表示,公司正在就法律事務咨詢律師,將在法案正式實施后,啟動法律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