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明確所有合規光伏電站可進入補貼清單,全容量并網時間解決方案出臺。 11月 25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自 2006年后建設的所有合規光伏項 目都可申請進入補貼清單。根據財政部3月發布的《關于開展可再生能 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 上一批清單僅截止到 2017年7月底并網的普通光伏項目和2019年底并網的領跑者項目, 本次政策出臺實現所有合規有補貼光伏項目的確權。此外,政策要求項目執行 全容量并網時間的上網電價,對分批次并網的項目,應按每批次全容量并網實際時間分別確定上網電價。若地方能源監管機構及電網企業都無 法認定全容量并網時間,則項目可依據同時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 目全容量并網時間認定辦法》進行認定。
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嚴重拖累電站運營企業的財務表現及估值。 根據 我們測算,截至 2019年末,光伏發電累計補貼拖欠已達 1621億元, 預計 2020年將達到 2067億元。截至 2019年底, 17家上市公司光伏 發電補貼拖欠總規模約 636.6億元, 平均補貼拖欠規模約 37.5億元。 其中, 應收補貼拖欠金額占公司市值比例超過 40%的有 7家, 占總資產 比例超過 40%的有 3家,占營收比例超過 100%的有 5家,占歸母凈利 潤比例超過 500%的有 8家。補貼拖欠顯著影響電站運營企業估值, A 股光伏電站運營企業 PB( MRQ) 1.24倍,顯著低于 A 股傳統能源電站 運營企業 2.43倍 PB 估值水平;港股光伏電站運營企業 PB( MRQ) 估 值 0.64倍,顯著低于港股傳統能源電站運營企業 1.17倍 PB 估值水平。
全部光伏項目補貼資金總額實現收口,補貼拖欠問題解決或再迎推進。隨著所有合規有補貼電站確權以及“合理利用小時數”明確,全部光伏項目補貼資金總額也將實現收口,為下一步通過金融等辦法全面解決補貼問題創造了條件。 根據政策規劃, 2021年國內新增光伏項目有望實現完全平價, 新增項目不再存在補貼拖欠。按現有政策,我們預計到2022年未納入補貼清單的項目裝機占比將低于20%; 假設光伏補貼決算年增 長 8%,預計光伏累計拖欠補貼有望于2028年達峰, 2037年清零。 我們認為如果補貼問題解決,將有望帶來光伏電站現金流顯著改善,推動 電站資產價值重估及光伏板塊估值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