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定增募滿,考慮到本身市值與認購結構,結果略超預期。三季度公司在手訂單結構持續優化,在手海風訂單占比43%,已達6.08GW,這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海風領域的優勢,并為漂浮式夯實研發基礎。公司海風的優勢較難復制,可能會走出不同的發展路線,最終通過海上風機打開國際市場,直面國際整機巨頭并與其競逐海上整機制造,預計公司2020-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1、25.3億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目標價為25-26元。
定增募滿超市場預期。2020年4月9日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4.14億股新股,用于投資建設10MW級海上漂浮式風機設計研發項目、汕尾海上風電產業園項目、混合塔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若干電站建設以及償還銀行貸款。7月24日公司定增方案獲證監會核準,11月20日公司發布公告,定增落地。以14.02元/股定增價格計算,公司本次定增募滿,共募集資金約58億,考慮到本身市值與募資體量,本次募滿超市場預期。
戰略投資者占比接近50%。除募滿之外,本次定增結果同樣略超市場預期:定增58億當中,保守估計27億為戰略投資者,占比接近50%,其中包括恒闊(實控人:廣東恒健控股)(10億)、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5億)、南網資本(4.5億)、三峽資本(3億)、建投投資(實控人:中央匯金)(1.5億)、中廣核資本(1.5億)、新強聯(1.5億)等。
前瞻布局漂浮式技術,有望繼續領跑海上競爭。公司定增方案涉及海上漂浮式技術,相較近海海風,漂浮式更易量產且技術延展性更強,平臺不受水深和海床條件的限制,因此可通過標準化批量生產進一步降低成本,降本速度超預期可能性相對較大,可能是更具競爭力的海上技術路線。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在手訂單結構持續優化,在手海風訂單占比43%,已達6.08GW,這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海風領域的優勢,并為漂浮式技術的應用夯實基礎。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0-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15.1、25.3億元,對應估值21倍、13倍,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目標價為25-26元。
風險提示:風電裝機低于預期,補貼款難以及時收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