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金博股份(68859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總額不超6.1億元,主要用于熱場復合材料產能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現金。
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光伏行業技術進步,新增產能和原有設備的熱場升級和替換并存,市場對于碳基復合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公司本次新增產能600噸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的生產線,能夠發揮規模效應并降低成本,同時因下游需求旺盛,要在未來幾年把這個市場搶下來。
公告顯示,金博股份擬在益陽市國家高新區東部產業園投資7.01億元,新建一條年產600噸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的生產線。建設周期為24個月,時間為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
作為國內領先的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商,公司主要產品應用于單晶拉制爐、多晶鑄錠爐熱場系統,屬壁壘高的光伏輔材,供應商數量少。其主要客戶包括隆基股份(601012.SH)、中環股份(002129.SZ)、晶科能源(NYSE:JKS)、晶澳科技(002459.SZ)等行業內龍頭。
記者注意到,作為光伏產業鏈利潤最豐厚的環節,硅片市場已形成隆基股份、中環股份雙寡頭格局,兩家公司不斷地推出擴產計劃,以捍衛市場份額,明年產能擴張速度超市場預期。
水漲船高。隨著光伏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金博股份熱場系統系列產品需求提升,公司產能擴張亦呈現“加速度”。從時間軸看,截至2019年底公司碳基復合材料產能約220噸;公司上市募資9.44億元,用于新增年產能550噸碳/碳復合材料已在建設中。
日前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公司訂單非常飽滿,今年,公司加快了老產能擴建和募投項目建設進度,截至今年9月30日產能已經超過300噸。預計一期2021年上半年達產(200噸),二期2021年8月底達產(350噸)。
依此推算,2021年募投項目全部達產后公司共有750-800噸的年產能。本次擬再度加碼600噸生產線,總產能將超過1350噸。這意味到了2022年底,公司整體產能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將增加三倍。
公司內部人士認為,隨著下游大尺寸硅片的發展,推動熱場朝著更大尺寸演進,去年熱場主流28英寸,今年為30英寸、32英寸,明年主要為32英寸、36英寸。大尺寸硅片的發展,使得碳基復合材料熱場部件性價比優勢更加明顯,碳基復合材料對石墨的替代呈現加速趨勢。
作為硅片市場的龍頭企業,中環股份認為,大尺寸硅片將是大勢所趨。另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過去大直徑熱場主要被國外西格里等幾家公司所壟斷,隨著國產化進程的推進,國內涌現了包括金博股份、西安超碼、中天光箭等企業正在全面搶占國內市場。
不難看出,金博股份看似激進的擴產速度背后,是押注光伏市場的長期需求增長,通過規模效應逐年降低成本及搶占更大市場份額。
據統計,2018年單晶硅片市場份額超過40%,隨著異質結電池、N型PERT電池的應用推廣,N型單晶硅片的市場份額,也將逐年提高,預計2025年單晶硅硅片的市場份額將達73%。
另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2019)》,到2025年,預計我國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7.3億千瓦時,占全國總裝機的24%,全年發電量為8,770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