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晶澳、晶科、隆基聯合舉辦的以“回歸客戶價值,打造更優度電成本”為主題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召開,這是182“天團”自成團以來首次“公演”。
2021年182自有產能占比:晶澳⅔,晶科⅔,隆基½
一直以來,光伏企業關于技術路線的選擇頗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味。如果說今年5月份的新品發布是基于技術層面的標準宣講,那么此次182天團的合體則將182組件正式帶入了實戰階段。
在論壇上,三家企業公布了182組件的最新進展情況。晶澳介紹,其已完成東南亞100MW電站項目的182組件供貨,晶科稱其Tiger Pro產品在海外已有項目并網,隆基182組件所供應的100MW以上項目也已實現并網。
從新品發布到實際量產,182組件的快速落地為業主提供了新的選擇,而業主也樂于采用大功率組件降低度電成本,提高電站收益。前不久中國電建發布的2021年度5GW組件集采招標中,182mm及以上尺寸正式列入招標規格。
PVInfoLink分析,“在市場需求方面今年M2、G1尺寸的電池片、組件產線已慢慢開始淘汰,明年上半年M6為主流供貨產品,大尺寸組件則是在明年逐季爬坡,下半年500-550W將能快速放量,600W+則待玻璃供應較為充足之后市占率才能進入較快的擴充!本Э颇茉锤笨偛缅X晶預判,2021年500W+組件中182mm的占比將在90%以上。
而在保障182組件產能供應上,三家企業也做了充足準備。錢晶表示,2021年晶科三分之二的產能將為Tiger Pro系列的182組件。晶澳科技高級副總裁黃新明介紹,今年年底其182組件年化產能為12GW,預計2021年182組件量產規模在20GW以上,占比在三分之二左右。隆基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佘海峰表示,明年隆基166和182尺寸組件的產能將各占一半,目前其位于咸陽和嘉興共13GW的生產基地已在全面拓展。
據業內測算,三家企業明年182總體產能近54GW,其中晶科、晶澳各20GW,隆基Q1為13.5GW。而隨著產能爬坡以及疊加二三線企業的出貨,2021年的182組件的產能將超60GW。
2021年平價項目將是國內市場需求的主要支撐,以能源局下發的33GW平價項目疊加8GW競價轉平價項目以及2019年未實現并網的平價項目和今年未完成的競價項目測算,2021年國內市場容量將有望達到60GW左右。而對于182組件的價格研判,黃新明認為今年平價項目是基于1.35-1.4元/W的410W組件立項,而明年支撐平價上網的182組件價格將在1.5-1.55元/W左右,前提是整個產業鏈價格沒有大的波動。
盡管今年7月以來硅料、輔材等價格跳漲給產品供應造成壓力,但對于今年的出貨情況,三家企業均表示基本可以完成2020年度的業績目標。而為避免“卡脖子”,三家一體化企業正加快補短板。
針對玻璃供應短缺的情況,三家企業認為這一問題不會長期存在。業內消息,目前國內至少有1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已經計劃在1-2個月內改造成光伏背板玻璃生產線,可以大大緩解光伏玻璃缺口。
回歸本質,從光伏度電成本最優出發
充足的產能保障和實實在在的出貨證明了182天團對182組件的信心。三家企業的共識是,182mm產品是綜合全產業鏈從生產成本、安裝運輸到系統優化配套等全方面考量而得的最佳方案。隆基表示,超高功率組件的開發以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為目的,作為大規模工業品,須保障應用的兼容性避免產品的碎片化,因此組件尺寸與功率并非越大越好。晶澳將182mm定義為平臺技術,可以整合硅片、電池、組件等先進技術。晶科認為,應用182組件的系統方案是真正能立刻看得見的降本方案。
晶澳高級副總裁助理、資深產品技術專家王夢松介紹了182組件在生產制造端的優勢。他指出,從成本來看182拉晶與158產品成晶率基本持平,單產目前也是持平狀態,后續單產還有增長空間;切片環節182成品率略低,線徑略粗,但后續很快可以達到持平狀態;在電池效率和良率上,根據晶澳的實測數據,工藝生產穩定后182電池良率與基本166持平,效率預計很快持平。
晶科能源全球產品高級經理于瀚博表示,通過LCOE敏感性分析,要使LCOE降低0.1元,需要提升3.82%發電量或者降低5.89%的EPC成本。相對而言,提高發電量比降低EPC成本更容易實現。于瀚博介紹,影響組件發電量的因素主要為線纜損耗和工作溫度。與55p 版型210組件相比,182組件線損降低了0.21%。而120MW直流發電量20年要增加17529度電,IRR 增加0.15%,LCOE增加0.21%。另一方面,實際情況下大電流組件的內部損耗會更多,會將其轉化為熱能,組件的工作維度升高,會造成 PR性能下降。
隆基樂葉高級產品經理李紹唐表示,電池成本僅占系統成本的7%,單純的電池制造成本并非是產業鏈創新的決定性因素。而從組件尺寸的邊界條件考量,海運集裝箱尺寸是關鍵限制因素?剂康郊b箱門高,裝卸余量和托盤與包裝等得出組件的寬度為1130mm,在這一尺寸約束下,最終確定了182mm組件的標準尺寸。李紹唐介紹,如果挑戰這兩種包裝方式,平裝可能會帶來運輸過程中的隱裂、破損風險,而立式裝箱帶來叉車裝卸貨的不穩定性。
促使晶科、晶澳、隆基同時選擇182mm尺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較高的產線兼容性。王夢松介紹,182產品在拉晶、切片、電池、組件方面每道工序都有多個合格的供應商。預計到2021年可供應182產品的拉晶、玻璃、膠膜產能都在50%以上,拉晶占比更是高達91.7%。
李紹唐介紹,210雙面大電流組件至少需要30A的接線盒,目前沒有成熟的方案。182雙面組件選用25A接線盒,可適配現有產品。隆基采用單二極管方案,標稱電流下的二極管結溫、熱逃逸等性能甚至優于166雙面組件。
此外,主流的光伏逆變器和跟蹤支架企業均表示其產品可適配182mm組件。于瀚博分析,182組件可完美利用跟蹤支架所能承受的最大長度,降低0.15元/W成本。同時182組件可有效利用跟蹤支架承載面積,充分利用功率密度,減少支架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