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成本走勢、結構(光伏玻璃原料是純堿和石英砂,燃料是天然氣、焦爐煤氣、重油)
燃料:天然氣可能向上,純堿往下走;玻璃24元/m2占組件成本比例7%;現在42元,主流執行42,小廠有48及以上;42元到占比12%以上。
12月份光伏玻璃上漲是大概率,后期有望占比超過15%。今年5月跌到了24元,后來海內外恢復,上漲很多。小單子、臨時單子報價更高。
后3年的價格預測:長線來講,季節性期間震蕩,2021年價格會普遍高于2020年。
二、利潤情況
今年5、6月有短期的倒掛,3季度進入到40%毛利以上;大概43.66%;如果窯爐1000噸以上,成本比行業低10%,大窯爐目前的利潤水平已經到50%以上,是歷史高位。
三、產能新增情況
大部分玻璃產能在中國;國內占全球90%,海外占比有所增加。2020年中國產能到2.83萬噸/日;馬來西亞在產的一條900噸、一條1000噸 。
增速:2020年產能增速15.7%
四、集中度
地理上,集中度是安徽最高,砂礦豐富。礦砂是安徽為主,海砂是廣西。企業層面最大的信義光能(00968)5900噸,今年新投入廣西2000噸,目前是7900噸;福萊特產能和去年變動不大,今年還冷修了一條,總產能4800;前三家 信義、福萊特、彩虹占50%以上。
未來占比最大的會是信義、福萊特、南玻,大企業的年復合產能增速:信義光能復合18%;福萊特產能增加首先是海外,國內有4條1200噸的;CAGR 30%以上;彩虹也有產能增加。
南玻2022年將超越彩虹,到第三寡頭格局的走勢:1)一是資源優勢,保證供應和價格優勢 ;2)產品優勢,信義福萊特的產品是產業鏈覆蓋最全的;3)大窯爐成本優勢;4)客戶優勢明顯、準入門檻高、保持優質客源的長期優勢;穩定性很高。
新產能統計:主要在安徽和廣西,有兩類的砂礦。
供需、庫存:目前庫存6.22天左右,是20年最低值。2020年6月達到了30天,是非常高的庫存。2018年7-10月份,因為冷修和限產有庫存小幅度的下降。
2020年特點明顯,1-5月受衛生事件影響,庫存增加,接近40天,后來緩解——海外市場今年5月中旬開始回暖,庫存每月下降10%,F在庫存不到9萬噸,6天多的庫存,就是一個基本周轉天數。
中國需求:分布式是發展趨勢,是潛力比較大的方向,今年組件產量會在120GW左右。今年光伏玻璃的產量745萬噸~750萬噸,全年是供需失衡的狀態。出口量預計是110萬噸。
五、后5年的預測
2021年總供應量950萬噸;出口120萬噸。明年平衡差35萬噸,比較大,是否會導致價格下降?
答:不是,組件量的上升,平衡差也是增加的。全年看,2021年玻璃市場仍然是可以預期的,十四五計劃新興能源占比達到30%,現在5%,所以21-23年整個市場發展相對強勢。
Q&A
Q:南玻4800噸新產能,2021、2022年出來的可能性大嗎?
A:現在都說南玻沒有存量產能去置換,他們有很多浮法線,如果有較大的盈利差異,可以隨時置換。這4條線,已經有實質性的建設進度了,2條開建。
Q :可能放松產能限制的情況?
A:組件廠家發起了聯合的上書,沒有實質性的回應。因為玻璃建設周期很長,2021-2022年釋放的產能還是很多的。2022年有8850噸的新增量;國內窯爐的平均使用8-10年。
2021-2022年增量比較大的,真正放開的概率不會特別大,因為如果放開加上新增,明后年可能出現過剩,過度投資。
水泥和玻璃有區別,光伏玻璃是新能源,最有優勢的就是光伏發電,是大家都說成本下降沒有下線的行業。
就增量5%-30%,后期(2021年之后)可能有政策,但短期還是以置換為主。
Q :2021-2025年需求測算,對雙玻的滲透率?現在很多從雙面轉到單玻,對需求影響?
A:雙玻2.0為主,未來雙?隙ㄊ勤厔,雙玻的底片可以用超白浮法玻璃來替代,有人用旗濱集團的超白玻璃做底片,可以適當緩解光伏玻璃供應的緊缺。
但透過率問題,使用壽命3.2為20年,2.0透過率比3.2的好7%-10%。
用超白浮法代替光玻:浮法里,2.0的制作比較難,薄。也就6、7家可以供應,很多不愿意接這個訂單。
其實這個用浮法來替代應用場景是很有限的。
Q :如果用浮法替代,發電量比較?
A:組件售價是一樣的,但發電量肯定和光伏玻璃有區別。透過率差,發電量要低4%-5%。
Q :需求假設當中 3.2, 2.0, 大尺寸的?
A:小窯爐不會做大尺寸產品。
Q :怎么看淡季旺季問題,何時進入淡季,價格調整?
A:光玻的淡旺季的趨勢,一直在減弱,淡季很少。主要受到天氣原因的有淡旺季;2020年Q4價格強勢,12月繼續上漲。2021年Q1價格傳導,低點在明年4月份,價格可能回調個10塊錢左右(從42塊到32-35塊)。
Q :超白砂的供應格局,進口砂、海砂結構;廣西那邊砂的供應?
A:陜西的砂不是很豐富,但供應一個企業沒有問題。全國最好的砂礦是安徽鳳陽,比較充足,礦砂資源也不是長時期資源,很多企業往沿海走了,主要目的是立足于海砂,因為海砂的可控性更高。
低鐵石英砂,目前安徽鳳陽的砂最好。海砂可以通過去鐵的過程,達到和內地差不多的水平。
Q :成本差異大嗎?
A:差別不大,海砂便宜,但有去鐵的程序,現在成本差異小。
Q :未來3年是否會出現老舊產能的檢修?
A: 8年窯齡,2021-2023年進入冷修是2200噸,占比不是特別大。
總體冷修產能占比7%-9%,不太大。
Q :對2021-2025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裝機量預測?
A: 2020年全球120GW,國內40GW,海外80GW;國內每年10GW的增速,保守估計,當然如果新能源政策推廣明顯,可能超過這個。
2021全球160-165GW,2022年突破200GW。這幾年很多國家都有意降低煤炭發電比例,且很多地方煤電成本高于光伏。
Q :海砂去鐵,和內地石英砂成本差異?
A: 海砂沒有開采的限制,去鐵的程序很簡單,價格不高于國內的低鐵石英砂。海砂低于500塊,海砂去鐵后,質量還是差于礦砂。
Q:3個頭部企業有砂礦,其他新產能是否有?
A: 洛陽、旗濱、彩虹等, 旗濱自己有砂礦,新福興用海砂也沒有限制。
洛陽玻璃:在安徽鳳陽附近,采購應該不是針對哪個廠家的。
現在買礦很難買,小礦也很難買了,旗濱浮法的含鐵量高一點,去鐵就可以用來做光伏玻璃了。
Q:彩虹和新福興是否開始建設?
A: 新福興買了廈門一條的指標,另外一條正在籌集指標;如果買不到不會貿然投資。
Q :新建產能的投資多少?現在指標是多少錢?
A: 光伏指標沒有人賣;浮法有人賣16萬/噸,新產線建設成本7-8個億 1000噸,建設周期是1年。實際出來產量后最快速度也要1年2個月。
Q :對價格的預測?
A:2.0 ,34元;3.2,是42元,12月會繼續上漲,年底32 到45-48元;明年價格波動區間不會特別大,3.2 高價在2021年1季度,低價出現在冬季或者夏季,價格區間是30-45元。
Q :良品率,主流企業和小企業?
A:成品率,按照78%為標準,大廠80-83%;小廠75%-76%,差距6~7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