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衡陽首座填埋垃圾沼氣發電站日前正式并網發電
來源:搜狐焦點網 時間:2012-2-6 11:24:34 用手機瀏覽

    沼氣輸入電站變能源

    首座填埋垃圾沼氣發電站日前在吉興生活垃圾填埋場正式并網發電。記者在吉興生活垃圾填埋場看到,昔日讓周邊居民怨聲載道而又無可奈何的垃圾臭氣,如今搖身變為生產電力的“綠色”燃料,實現了廢物利用、消除污染、節能減排等多贏目標。

    發電量可供3000戶居民使用

    據大唐華銀衡陽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廠長董忠賢介紹,吉興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項目啟動于2011年3月,2011年9月27日正式發電,項目總投資1000多萬元,每天發電量約28880千瓦時,系首家利用垃圾填埋沼氣發電站。大唐華銀衡陽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負責投資、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該發電廠主要工藝配置為內燃機(沼氣)發電生產線,共設置了沼氣發電機、沼氣預處理設備,植入33口垃圾堆中的抽氣井,能不間斷將沼氣抽出,通過收集管網送至發電機組,經過預處理后,利用產生的純沼氣進行燃燒發電。

    “在本人國,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正在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項目的并網投產,必將成為新能源市場一塊標志性的模板和范例。”大唐華銀衡陽環保發電有限公司技術員米國強表示,發電廠投入使用3個月后,目前裝機功率為1200千瓦,每天可發電約28880千瓦時,按照每個家庭每天用電8千瓦時計算,可滿足3000多戶居民的用電需求,這一數據還將逐年增長。

    變廢為寶,垃圾臭氣輸入電站當能源

    據市環衛處垃圾運輸中心主任楊鐵庚介紹,位于衡陽縣樟木鄉與集兵鎮交界處的吉興生活垃圾填埋場始建于1998年,每天處理衡陽市城區生活垃圾達800多噸。由于所有垃圾均采取填埋的方式處理,填埋后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和生物降解作用,產生大量填埋氣體,主要成分為沼氣即甲烷,惡臭難聞,嚴重污染大氣和周邊環境,沼氣中所含的硫化氫還是一種劇毒氣體。但這種氣體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經過專家論證和有關部門認定,確定了利用填埋氣體發電上網的項目。

    “吉興垃圾填埋氣發電廠作為的新能源試點項目,開創了垃圾填埋氣環保利用的先河。”米國強分析道,垃圾填埋是本人國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這種填埋方式會產生大量的沼氣,而沼氣中有50%左右是甲烷,不僅易燃易爆,對環境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他說:“利用垃圾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杜絕沼氣直接排放造成的安全隱患和環境危害,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將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符合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總體要求。”

    電站探訪,豎井深入地下15米采集沼氣

    記者在吉興垃圾填埋場看到,各種管道密如蛛網,很多管子的一端連接在豎井的口上,另一端通往填埋場電站廠房。即使站在垃圾填埋場內,也聞不到垃圾的臭味。走進電站廠房,一臺臺藍色的發電機組正隆隆作響,平穩地運轉著。

    據米國強介紹說,生活垃圾填埋后產生的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填埋場上的豎井即是沼氣采氣井,目前共有33口。這些采氣井深入到地下15—33米深的垃圾填埋層內,采集的沼氣在除掉硫、水等雜質后,就會輸送給廠房內的燃氣機運轉發電。該發電廠建成投產后,可以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