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三一重能3.XMW高海拔機型矗立“滇”峰
來源:三一重能 時間:2020/10/29 20:48:21 用手機瀏覽

云南的歷史悠久,地質復雜多樣擁有世界上最具有代表的各種地貌特征,雪山冰川、熱帶雨林、高原湖泊,這些多樣的地貌也帶來多樣性的氣候,前一分鐘是陽光和煦,馬上就氣溫驟降,大雨傾盆,這座城市仿佛是喧囂中的一片凈土,人杰地靈是為“滇”城。


800萬風電項目落地彩云之南

云南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能源優勢,據統計,云南省風能資源總儲量為1.2億千瓦,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為2832萬千瓦,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可觀,2012年,云南省的風電新增核準項目數量居于全國首位。但2013年4月1日,云南省發改委突然下發《關于暫緩建設在建風電項目的通知》以及《關于對全省投產風電場進行綜合評估的通知》,叫停了在建風電項目,從此,云南風電項目建設進入低靡期。


時隔8年后,2020年3月1日,云南省公布800萬千瓦風電項目啟動,新項目限于三州(市)一縣,紅河、曲靖和文山以及華寧縣。這個消息像一塊沖擊力極強的石子,投入了沉寂8年之久的云南省風電圈的湖水中,激蕩起巨大的水花,風電從業者們瞬間被這個消息激活了能量,云南省風電圈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百萬風電項目是機遇也是挑戰

800萬的千瓦風電項目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從業內視角來看,想圓滿完成這個項目并不容易,這背后存在許多的隱憂:其一是區域限制,因為資源質量有限,相對早期已經投產的項目中資源好的項目剩余不多,項目的平均可利用小時數要達到2019年的2808小時難度較大;其二是要著力思考如何降低單位造價成本,云南的風電場建設道路運輸成本高、吊裝成本高,風機降本壓力大,因此新建風電場降本也成為了難題。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先要熟悉云南的資源條件,還要做好調研市場,三一重能針對云南省800萬千瓦資源條件和市場進行摸牌,可以發現風場整場平均風速主要處于6~7m/s之間,項目地形多為山地地形,較為復雜。此外,規劃項目主要的環境問題為部分規劃區域分布有鳥類遷徙通道、國家重點鳥類活動區、生態脆弱區、石漠化區,建設十分復雜。


2020年9月30日云南省發改委和云南省能源局印發《關于印發云南省在適宜地區適度開發利用新能源規劃及配套文件的通知》里明確,前十年風電上網電價機制采用“保障+市場”階梯電價機制,即枯平期和汛期確定上網電價的電量保障發電企業合理收益,其余電量上網電價由市場形成。


雖然階梯電價機制使得云南省項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但所有的央企和國企開發商都在積極參與各個州市的競爭,在巨大的機遇面前,三一重能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詳細的分析了行業數據做好前期計劃,并且為了完成項目定制打造專業機型,面對挑戰迎難而上。


三一重能3.X機型助力基地項目

云南省屬于高海拔地區,山地較多、運輸成本高、空氣密度低、湍流強度大、氣候條件嚴峻、環境條件復雜、建設難度大,建設成本高。


針對云南地區的這些特點,三一重能專門為這個高海拔項目量身定做了3.XMW-15X/16X機型,研發團隊對機組的高海拔性能已經進行了專項研究、專項設計、專項驗證,通過機組材料選用、控制策略優化、電氣系統調整等多項措施,保證了機組高海拔適應能力的同時降低度電成本,且目前該機型已獲得高海拔型式認證。


3.XMW-15X/16X機型能夠有效提高運行效率、改進散熱系統、提高耐壓和絕緣等級、防輻射、防潮防凝露、防雷暴、抗老化、抗冰凍,能夠在云南低空氣密度,高湍流,高輻射,強雷暴的環境下體現其優越性,保障機組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發電。這款機型不僅效率高,而且重量輕,3.XMW機組機艙重量僅為96噸,大大降低了機組的運輸和吊裝成本,同時通過優異的葉片翼形設計使得葉片Cp值接近0.5,且采用高模玻璃纖維,減輕葉片重量,改善機組運行載荷。


三一重能緊緊圍繞“風機安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低”的目標,全力研發設計并制造出全生命周期內成本更低、發電量更高、可靠性更好的風電產品,3.XMW-15X/16X機型不僅助力了云南基地項目,更是一次機型研發上的技術進步。


風電的“能”與“美”

在過去的幾年中,三一重能參與了多個高海拔風電項目的建設工作,如云南李子菁一期、云南牦牛坪等風場,在2020年9月底,由三一重能供貨的國家電投黃河公司青海海南州特高壓外送基地65萬千瓦項目已順利并網。通過多年風電場運營實踐檢驗,三一重能的高海拔系列機組,具有良好的高海拔地區適應性,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


除了云南,在祖國的秀麗山河里,越來越多的地方矗立著三一重能的設備,無論是群山還是高原,三一重能在保護當地生態的基礎上,用現代化的風電機械創造出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和能源,將自然之美和工業之美結合在一起,融合成一幅和諧的畫卷,將能源之力和風電之美帶到了更多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東北歷史最強臺風登陸 我國最北海上風電場24小時發電量
金風科技陽江風電產業基地首臺機組下線
2020首季5-6.99MW風電機組訂單占到45%!大兆瓦機型引領
金風科技引領中亞風電市場進入4MW時代
2019年全球風機訂單量近100GW 中國市場占一半
國內最大陸上風電場日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南極泰山站微電網試運行正常 配套有兩臺5KW風電機
單機不小于6MW!福建長樂外海200MW海上風電項目開標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