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能源財經 >> 正文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開局之年未達標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間:2012-1-18 13:48:45 用手機瀏覽

   新能源并網難問題未根本緩解

  2011年,國內新能源發展基調主推“重質量、輕規!,在此指引下,作為新能源表率的風電去年全年并網發電量較上年增長超40%,太陽能光伏裝機和并網發電量也增長明顯,政策落實初現成效。然而,發電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伴隨的卻是發電利用小時數的減少。

  根據上述中電聯快報數據,2011年,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731小時,比上年增加81小時。但其中水電、核電和風電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卻出現下降,風電比上年降低144小時,為1903小時。

  這一現象表明,國內風電發展的并網難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白建華解釋道,去年全年并網發電量增加,說明全國各主要風電基地高峰時期滿負荷并網發電量,特別是內蒙古西部電網風電并網發電量一度占全網總發電量的18%。但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降低,則說明從全年總體情況來看,全國眾多風電場仍存在大量棄風問題,且與往年相比存在擴大趨勢。

  一個可以作為上述說法佐證的數據是,盡管2011年風電發電量增幅超40%,但與2010年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81.41%的速度相比,2011年風電發電量增速出現明顯放緩。

  2011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達300萬千瓦,按照中電聯快報,其中的并網裝機達212萬千瓦,兩個數字均較2010年增長不少。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表示,國內光伏發電平均可利用小時數為1500小時,與2200小時的可利用光照時長相差700小時。他認為,這一方面可能源于國內現有光伏發電技術水平不足,但另一方面更直觀反映出目前光伏發電也漸漸出現因無法并網而造成的與風電類似的“棄光”現象。

  這一現象也漸漸引發眾多業內人士擔憂,甚至擔心這一現象未來可能表現得比風電更加突出。上述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太陽能資源秉性本身優于風能,但如果用來發電,其可利用效果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好。他解釋說,目前在青海、寧夏等西部省份,本身太陽光照條件優越,但所建電站機組平均每天發電僅為4到5個小時,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資源存在很大的間歇和不穩定性!坝械牡胤缴衔缡乔缣,但一到中午突然轉陰甚至下雨,下午又轉晴,其光照的穩定性可想而知!彼硎尽

  資源狀況不佳,必然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巨大挑戰。白建華指出,光伏發電并網問題比風電更加棘手,它需要更靈活的調峰電源及更強的并網技術設施,造成脫網事故的概率和影響更大。

  而更為嚴重的現實可能是,由于過去太陽能發電體量較小,其并網問題并未引起電網企業的重視,因此相關的技術設備研發及跨區域電網輸送通道建設相對風電來說滯后不少。隨著“十二五”太陽能發電規模迅猛增長,并網瓶頸或將日漸突出。

  發電量與裝機增速差距仍明顯

  “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15%”。這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對世界做出的承諾!笆濉币巹澗V要則進一步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11.4%。為實現這一目標,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非化石能源)成為目前的當務之急。

  中電聯發布的《2011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顯示,2011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6928億千瓦時,新增裝機容量9041萬千瓦,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56億千瓦,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等非火電類型發電裝機容量比重達到27.50%。

  而根據快報,2011年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11年全年水、核、風等非火電2011年全年發電量占全部總發電量的比重則僅達17%,與裝機比重相差10多個百分點。裝機比重與發電量占比之間的差距,顯示政策上今年一直突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重質量、輕規!钡幕{所收到的實際效果仍較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水、核、風等非火電發電量放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大盤子中來審視時,目前各主要非化石能源發展仍顯疲軟。

  中國證券報記者綜合相關數據粗算,2011年全年水電發電量達6626億千瓦時,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874億、732億和32億千瓦時。按每千瓦時折合0.404千克標煤來換算,2011年全年水、核、風和光四大主體非化石能源消費量約合3.2億噸標煤,占到2011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約34億噸標煤)的9.4%,這一數字比“十二五”11.4%的目標低出2個百分點。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能源消費不同于一般生活消費品,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涉及層面較多。這意味著要如期在“十二五”后四年彌合2個百分點的差距,任務仍十分艱巨。

  這一艱巨性在具體細分門類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如果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水、風和光發電量目標,以及核電“十二五”裝機4100萬千瓦數字,與“十二五”能源消費41億噸標煤換算對比,到2015年,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屆時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應分別約達7.2%、3.14%、1.5%和0.15%。而2011年,這四大能源發電量占能源消費比重則分別是7.87%、1.04%、0.87%和0.038%,兩組數字對比顯示,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的差距相對最大。

  而將這些數字與2010年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后則可發現,水、核、風和光2011年所占能源消費比重增加盡管有所增加,但增幅并不大,且其中最重要的水電占比甚至是下降。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主體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不足且增長緩慢,表明“十二五”期間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擔子依然很重。

  “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在內的非化石能源全年發電量占能源消費總體比重仍較低,特別是其中份量最大的水電和核電占比與11.4%目標下所對應的數字相差較大。而更多的可作為考量標準的統計數據,如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新能源裝機增速等,加上新能源各個細分產業發展所遇到的各類瓶頸,則更進一步顯示出這些差距的復雜性。一切的現實告訴業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發展路途,仍然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華電山東棗莊新能源50兆瓦風電項目落戶臺兒莊
中國要重視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
農村水電去年破7300萬千瓦 開展綠色水電評價
2014年甘肅電網富余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
發改委預測2050年風電裝機在20到24億千瓦
安徽風電并網裝機累計77萬千瓦 發電量首超過10億千瓦
墾利縣首家大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項目順利完工
棄風限電年損百億 風電未來在于產業化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