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未來清潔能源除了風和光以外、核電和水電的發展空間基本停滯,受資源限制和受工程施工期的限制,每年的施工量不會有太大變化,非常平穩的狀態,但風電和光伏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態勢。
在本月23日,第二屆光伏新時代論壇暨“北極星杯”2020光伏影響力品牌評選頒獎典禮的高端對話環節,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李丹、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曉斌、HIS Markit高級分析師胡丹、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會秘書長馬獻立、愛士惟新能源技術(江蘇)有限公司產品技術中心副總裁吳生聞、蘇州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世杰圍繞“在碳中和的目標下,光伏如何實現高比例發展,光伏產業鏈有何變化?”等話題展開了精彩討論。
整個產業如何變化
在未來能源的轉型過程中,光伏和風電肯定是最主要的能源。IHS Markit做了很多情景假設發現,從中國電力的角度來看,到2030年碳排可能達到比較高的位置,通過去煤,各個能源使用環境,包括工業生產和交通的方方面面去實現減排目標。
胡丹表示:“對于新能源,不光把光伏發電作為一個發電類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于光伏+儲能+建筑一體化+在應用場景下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以說,中國作為最大的光伏市場和最大的光伏產研基地是一個很大的強心劑的作用!
國家碳排目標需要通過到各級去落實,基于河北、山東兩省不同的條件,怎樣實現光伏不同省份的高比例發展?河北、山東作為分布式光伏的大省,從分布式發展的角度,可以給其他地區提一些什么樣的建議?
河北光伏
市場
從行業商協會角度來看,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必定會像中國經濟復蘇發展一樣持續健康發展,以河北省為例,截止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光伏總裝機達到1571萬千瓦,提前半年多完成“十三五”規劃,總裝機量位于全國第三位,而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戶用光伏,位于全球第二位,今年戶用光伏也成為關注的熱點,尤其9月從裝機規模來看給大家也是算驚喜。
馬獻立表示:“從省能源局獲悉,根據國土規劃和可利用土地規劃來說,“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光伏可利用資源規劃開發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20GW左右,每年基本上按照10GW的速度發展。因此,需要多方協同合作:首先,電網要同步建設,不管農村電網的改造和特高壓的改造等等都會帶動行業的發展;其次,政府對行業的支持,個地方十分重視光伏發展,并出臺規劃包括支持的一些引導機制,不久之前,山東出臺儲能政策;再其次,需要整個光伏產業鏈尤其供應商,包括逆變器廠商和組件廠商,加大對產品研發創新的力度;最后,不管市場如何擺動,不管國內外市場如何影響,不管疫情的影響,希望所有光伏從業者繼續堅定信心,跟隨國家產業發展的步伐!
山東光伏市場
截止到目前,山東累計光伏裝機達到19GW,預計到今年年底,山東將超20GW,山東將是全國首超20GW省份,且山東也是全國第一個分布式光伏超10GW的省份。
除此之外,能源轉型需求迫切,生物質、風電山東也在鉚足勁的發展。山東生物質裝機全國第一,山東風電全國第四,山東的太陽能熱利用全國第一,按照2030、2060這兩個目標走,山東省可以提前完成目標的。
眾所周知,山東分布式光伏在國內首屈一指,渠道化建設的貢獻是不容忽視。張曉斌介紹:“無論是醫療、食品、交易、建材、家電,所有行業未來終端市場一定是走渠道化模式,光伏也一樣,近年來,山東分布式光伏渠道普及性以及重視性非常健全。因此,未來光伏市場做好渠道建設,這是未來想做分布式光伏的一個必然的核心。”
無論從系統還是從組件效率的角度,如何更好的完成或更好的實現2030年、2060年高比例光伏目標,價格或技術光伏企業都有一個什么樣的突破?
目前光伏組件價格在1.6元到1.7元之間,這個價格無法支撐平價項目的,從光伏制造本身而言,光伏價格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間,但受制于疫情影響,光伏輔材處于大幅度漲價趨勢階段,且供不應求。加之2019、2020年,光伏頭部企業大幅度擴產,市場增量逐年提升,預計光伏產能將呈現過剩態勢。
隨著新產品、有新技術的迭代,每家企業面臨老的生產制造設備淘汰的問題,同時安全性技術角度來說,安全性、可靠性比原來要大幅提升。
接下來,光伏行業馬上進入第四季度,到2021年,如何過渡到平價。柳世杰站在制造商的角度去解析:
目前來看,大尺寸高功率確實是一個方向,并不是尺寸越大越好,但從晶澳等光伏企業陸續推出大尺寸產品發現,大尺寸產品確實對電站的收益、成本降低很多。PERC 500瓦以上仍是接下來的主流,目前終端客戶希望在四季度有一個下降空間。
另外,HJT也是一個方向,從光伏制造本身而言三點:一是從生產制造成本,二是全生命周期的發電量,三是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帶來整個對電站建設投資成本的降低,從而帶來LCOE的降低。
從硅片端看,從P型向N型轉變的階段,N型比P型具有薄片化優勢,可以適當降低硅片成本,光伏制造大有可期。
吳生聞認為,由于風能、光伏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的特點,對于一些可調負載、柔性負載、儲能如何達到均衡,也是未來要走的一段路。
然而,光靠現有政策和商務模型儲能不足以對光伏進行很好的調節,因為儲能度電成本、價差,經濟性還算不過來;另外,除了削峰填谷之外還有調頻調峰,經濟效益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建設儲能。
值得關注的是,儲能一發旦展起來,再建設虛擬電站,通過虛擬電站更好的分配能源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虛擬電站也是今年發展起來,除了云計算之外,還有邊緣計算、區塊鏈計算,怎么應用進去,這也需要一段時間去探索。
光伏高比例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把光伏置于能源系統里面如何平穩的輸出、如何成為穩定電源,是光伏企業制造端、企業端或者研發端需要進一步為光伏產業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