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高標準嚴要求:新一代太陽能科技成功度過尷尬期
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時間:2020/10/22 21:32:10 用手機瀏覽

                          \

單一混合鹵化物鈣鈦礦晶體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圖片顯示,發射光包括混合(綠色)和分離(紅色)區域。

\

熒光圖像同時記錄下了兩個單獨的波長區域。左圖為540~570 nm處的熒光發射,右圖為660~690 nm處的熒光發射。

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是一類重要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這類材料為高效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發射裝置和快速X射線探測器的制造提供了廉價、靈活的選擇。


雖然鈣鈦礦材料在過去的十年中發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阻礙其廣泛應用的問題——如:光誘導相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光照會破壞鹵化物鈣鈦礦中“精心配比”的元素組成,從而導致材料帶隙失穩及光波干擾,影響電荷載體傳導并降低器件效率。


《自然 材料》雜志當地時間10月19日報道,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激子科學卓越中心和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抑制光誘導相分離的方法:用高強度光抵消低強度光造成的破壞。借助這種方法,研究人員能夠實現材料帶隙的主動控制。


墨爾本大學的Christopher Hall博士和莫納什大學的Wenxin Mao博士無意中發現了這一方法。在悉尼大學Stefano Bernardi博士的協助下,Christopher等通過計算建模更好地理解了該方案。


Stefano解釋說:“我們發現,當激發強度增加時,離子晶格中的局部應變(造成分離的根本原因)開始融合,然后局部形變就消失了。在一個正常的晴天,光照強度不高,這時局部形變依然存在。但如果你利用太陽能聚光器將激發波長提高到閾值以上,分離現象就消失了!


這一發現對于太陽能電池意義重大——研究人員現在能夠保證鹵化物鈣鈦礦材料的元素組成不被破壞,使其在暴露于陽光下時也能保持穩定。


Christopher說:“很多研究人員嘗試以抑制光誘導紊亂的方式來解決分離問題,比如說改變材料的組成或尺寸。我們展示的方法使材料在需要場合得以利用。作為太陽能電池,我們需要的正是讓更多的光線聚焦于它。”


Wenxin Mao表示:“更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或許可以利用光快速切換帶隙的能力,將鈣鈦礦應用于數據存儲技術!


目前相關基礎性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是將其應用于設備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020中國最高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發布
世界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問世、發電量可提高三成
新生代電池崛起 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緩解能源危
我國太陽能電池用靶材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70 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詳解近期3篇《科學》論文: 鈣鈦
首超常規電池!2019年PERC電池市占65% 完成技術迭代
通威擴產引發蝴蝶效應 利好光伏多項環節
2019年12月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及增長情況分析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