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正經歷著一些重大變化。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各國政府緊縮開支和一系列企業事件讓這個行業變得如此陌生和病態。隨著年底的臨近,是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2012年這些棘手的市場因素必須得到解決。幸運的是,許多業內玩家已經開始采取行動。產能過剩、“雙反”案件和持續下降的產品價格是多數太陽能光伏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增加多樣化、擴大市場滲透范圍、行業整合和快速實現電網平價是光伏發電擺脫目前所面臨嚴峻挑戰的機遇。
瑞士嘉盛萊寶銀行可持續投資總監MatthiasFawer表示:“除了年初極短的時間之外,2011年幾乎就是毀滅性的一年。大家都希望光伏行業有一個大繁榮、大發展,但到四月底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相比2010年新增光伏裝機量170%的增長速度,2011年絕對稱不上成功的一年。2011年新增裝機量預計為23.8GW,較2010年的17.7GW增長34%。但是,2012年可能不會再出現這么快的增速。嘉盛萊寶預計,2012年新增光伏裝機大約為25GW。IMSResearch分析師SamWilkinson預計,2012年新增裝機量與2011年持平。
德國1月削減上網電價補貼、美國現金補貼計劃也將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澳大利亞和臺灣地區的補貼削減都將影響明年的市場狀況。意大利和希臘的補貼決定也將對光伏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因為歐債危機和財政緊縮措施將導致2012年的光伏補貼出現大幅削減。這些問題將成為2012年市場需求疲軟、投資大幅萎縮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新興光伏市場和對太陽能的其他應用將保證新增光伏裝機量到2015年維持18%的年增長率。
市場轉移
2012年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市場的多元化。雖然中東、北美、亞洲甚至美國等新興市場才剛剛起步,但是明年他們將變得愈發重要。
SamWilkinson表示,2012年歐洲光伏市場預計只增長6%,但這種劇烈下滑將被全球43%的增長率抵消。
市場轉移也有助于全球市場的整體增長,印度和中國等國家的需求開始產生有效的影響。大型太陽能光伏企業也有望擴大在歐洲、亞洲和美國這三個主要市場的經營活動。
MatthiasFawer表示:“在市場轉換和增長方面,2012年將出現巨大變化。從絕對數字來說,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等老牌市場依然非常重要,但是美國、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也不可小視。”
IMSResearch進一步預測,2012年德國和意大利光伏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將超過3GW,歐洲市場在全球的比例也將從2010年的80%降至2012年56%。
嘉盛萊寶預測到2013年年安裝光伏裝機量超過500MW的市場將超過10個。到時,很多大型光伏企業也將調整戰略,而不是目前追逐政府補貼的發展模式。
與很多競爭對手一樣,最近FirstSolar宣布將增加市場多元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些新興市場。FirstSolar首席執行官MikeAhearn表示:“從2012年開始,我們將把收益來源從補貼向可持續市場轉變。我們的目標市場就是那些在宏觀層面上持續增長、但微觀發展不完善的市場!
盡管光伏市場的中心會遠離歐洲,但是歐洲大陸內部也將發生一些變化。在占據了數年全球最大光伏安裝量的寶座后,今年德國有望被意大利超過。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2011年意大利安裝了6.9GW的光伏系統,德國以5.9GW的安裝量緊隨其后、美國以2.7GW的安裝量位居第三,中國安裝了1.7GW,日本和法國的安裝量分別為1.3GW和963MW。
在新任總理MarioMonti的領導下,意大利絲毫沒有顯出放慢步伐的步伐。意大利可再生能源監管部門批準了507個商業和公共事業級太陽能發電站。
企業興衰
從業內企業的角度來看,2011年的市場狀況對行業巨頭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包括Solyndra、EvergreenSolar、BeaconPower和SpectraWatt在內的不少美國太陽能企業都宣告破產。最近,德國的SolarMillennium和Solon也提交了破產申請。SolarWorld、PVCrystalox,、Day4Energy、SunLink、Conergy和REC也都宣布減產裁員。
嘉盛萊寶表示:“鑒于目前光伏產能超額過剩,越來越多的企業注定要倒閉。這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因為在這條產業鏈上硅片企業約有250家,太陽能電池制造商也有將近250家,而光伏組件制造商竟然超過了400家!
Fawer預計,對于像通用電氣、殼牌和SolarFrontier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2012年將是豐收的一年。中國的尚德電力、天合光能和英利綠色能源以及美國的FirstSolar、SunPower和德國的SolarWorld也將從中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那些“小型”、“沒有競爭力”和“缺乏資本”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面臨風險最大的是具有“微弱競爭優勢”的中小型企業,像德國的Conergy、Q-Cells、Solar-Fabrik和Sunways。
Solarbuzz總裁CraigStevens表示:“盡管2012年年初眾多企業的主要策略是占據市場份額,但是它們現在必須改善財務生存能力,否則就面臨著被主要市場淘汰出局的危險。”
貿易戰
大型企業如何應多中國產品供過于求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SolarWorld貿易訴訟案的走向,這在2012年可能真的會發生。
尚德電力首席商務官AndrewBeebe表示,2012年大型太陽能企業的戰略取決于SolarWorld的貿易訴訟案件。“全球太陽能貿易戰將增加太陽能產品的價格,上至硅料,下至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
雖然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6票對0票的結果認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但對SolarWorld和其他美國企業來說,這也只是小小的勝利。
太陽能貿易戰已經波及到了全球范圍,很多公司和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最近,印度表示擬對美國和中國的太陽能產品發起調查。中國也已經宣布將對美國可再生能源出口展開調查。至于2012年誰能一統天下,這絕對是個非常有趣的一年。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