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生物質新政是對焚燒企業的巨大挑戰
來源:清氣團 時間:2020/9/22 23:06:32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這個方案既是對三部委一月份頒布的《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分支領域的具體實施方案延續。這個方案也代表了國家對生活垃圾領域補貼方向和方式的重大調整,中央的電費補貼將逐漸降低,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將逐漸提升,補貼方向也將向開始向垃圾收轉運傾斜,同時垃圾分類處理方式,尤其是非電化的處理方式,將迎來更多補貼。


\


長期以來,垃圾焚燒領域,發電收入是所有企業最主要的收入。其中發電收入的付費方,主要是兩大電網公司,給付的費用里,一部分費用是電網公司參照當地標桿發電價格給付,另外中央會按照每噸垃圾可發280度電,每度電執行當地火電標桿電價+0.25元/度補貼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價格,即每度電0.6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通過電網公司,代為發放給垃圾焚燒企業;超過280度的電量則按照當地標桿電價正常出售。


可以說,在中央財政的補貼下,垃圾焚燒發電的收入,占單個企業的總收入比例,可達60-80%,而地方財政支付的垃圾處理費,反而只占了較少的比例。


同時,垃圾焚燒電廠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所得稅 實行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自項目取得第1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業所 得稅,第4年至第6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垃圾末端處理是各地政府應該為所在地群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但各地政府在這個服務上,支付意愿和預算設計往往都比較低,早年間大量使用簡易填埋方式作為垃圾主要處理方式。


隨著時間推移,衛生填埋方式,其弊端大量凸顯,如處理成本日漸升高、擠占城市發展用地資源和臭氣鄰避效應激增。


垃圾焚燒的好處,尤其是這樣的費用大頭中央兜底,地方財政出小頭,三免三減半等補貼和稅收優惠方式,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件經濟成本上很劃算的事情。


所以,從2016年后,各地開始迅速上馬垃圾焚燒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垃圾焚燒廠,只有兩百余座,四年后的今天,全國垃圾焚燒企業已達到486座。


不過,隨著而來的民眾憂焚情緒上升,以及垃圾焚燒對大氣環境排污量的遞增,尤其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二惡英的排放風險和增長潛勢日益凸顯。


中央對我國垃圾處理的思路,已經較為明確的從單一焚燒,轉向全面垃圾分類、全環節分類處理,減少垃圾焚燒處理量,增加非焚燒化處理和資源化手段為主。


因為這樣,才能從較大程度上,減少垃圾焚燒帶來的持久性有機物排放問題,如二惡英、多環芳烴等。

于是,相關補貼思路也發生了巨大調整,監管減排等無害化權重比例提升,發電等資源化權重比例減少,成為補貼發放的主要方向。


新方案中,體現了三個重要補貼政策導向。第一,中央補貼會逐步退出,地方財政要補上缺口,畢竟是誰污染誰付費,不能老是用全國人民的錢,去補貼那一百多個城市的垃圾處理費用吧。


第二,垃圾焚燒企業日后的新建項目,能拿到的補貼,再也不是以前的定額式的了,必須要與其他同行企業開展價格競爭和企業運營技術實力競爭,運營能力強售電價格低的企業,才有可能拿到電價補貼,而且這個補貼應各地政策條件不一,每家企業拿到的補貼額度,可能都不太一樣。


第三,未來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補貼,會更多向垃圾分類前中后端各領域傾斜,加強對非電化等更市場化或更需焚燒企業自行開拓的能源供給領域進行傾斜。


這些調整,將對垃圾焚燒企業的盈利模式和運營模式,都帶來巨大挑戰。挑戰主要在于兩方面。

對外,要如何拓展更多的非電化項目以及前端項目,需要應對更多的能源需求單位,需要更多的開展市場拓展,形成更強的市場營銷能力。


對內如何在環保成本不變甚至需要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提升運營效率,相較其他企業壓低發電價格和成本。


清氣團認為,在上述兩項挑戰中,對內運營提升的挑戰,應該是所有焚燒企業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為這是基本盤的事情,基礎打牢才能更好外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15億元
明確市場預期,政策護航生物質發電“穩中求進”
滁州市超九成秸稈變身綠色財富
哈電國際首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完成鍋爐水壓試驗
秸稈熱電聯產:行業洗牌或迎低價并購機會
加大對生物質發電行業支持力度
生物質能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預計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500萬千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