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生物質能 >> 正文
明確市場預期,政策護航生物質發電“穩中求進”
來源:中國改革報 時間:2020/9/16 15:08:29 用手機瀏覽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


圍繞“15億元補貼資金怎么分”、“生物質發電項目怎么建”兩項主要任務,《方案》一方面堅持“穩”,今年15億元補貼資金安排仍沿用現有政策,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另一方面堅持“進”,堅定改革方向,持續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管理政策,明確市場預期,促進生物質發電行業提質增效。


穩中求進 落實“4號文”要求

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生物質發電建設規模持續增長,項目建設運行保持較高水平。根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51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52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達到61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7%。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2020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簡稱“4號文”),明確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合理確定新增補貼項目裝機規模。


\


“4號文”指出,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補助資金年度增收水平等情況,合理確定補助資金當年支持新增項目種類和規模。財政部將商有關部門公布年度新增補貼總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在不超過年度補貼總額范圍內,合理確定各類需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新增裝機規模。


為落實“4號文”要求,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在《方案》編制過程中,分地方、企業、協會和媒體3個層面多次召開座談會,充分聽取了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主要生物質發電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專家和媒體的意見建議,并結合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聽取采納了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意見。


《方案》旨在做好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合理安排2020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方案》明確了“以收定補、新老劃段、有序建設、平穩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生物質發電行業平穩有序發展。


以收定支 明確15億元補貼規則

按照“以收定支”原則,《方案》明確了今年生物質發電項目申報中央補貼的規則。2020年申請中央補貼的生物質發電項目須納入生物質發電國家、省級專項規劃,且為2020年1月20日(含)以后全部機組并網的當年新增項目,其中,2020年1月20日前部分機組并網,在2020年1月20日后實現全部機組并網的項目也屬于本次申報范圍。


\


根據《方案》,對于2020年申請中央補貼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將采用組織申報、統一復核、項目匯總、公布補貼名單的工作流程。申報項目按其全部機組并網時間先后次序排序,并網時間早者優先,根據《方案》中的補貼額度測算規則對入選項目所需補貼額度進行測算并累加,直至入選項目所需補貼總額達到今年15億元額度為止。未能納入2020年中央補貼規模的2020年并網項目,結轉至次年依序納入。


此外,《方案》還強調,加強投資監測預警。記者了解到,為促進生物質發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方案》提出通過建立監測預警制度,綜合評估行業發展情況,引導企業有序建設、理性投資。


一方面,《方案》對農林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規模進行年度預警,依據各省農林生物質資源總量、資源分布、利用方式、項目布局等條件,科學測算合理發展規模,并根據各省發電項目建設規模與年度合理規模比較情況發布監測預警,對不同顏色等級地區實現分類管理。發展規模接近合理規模的黃色預警地區要把握好發展建設節奏;達到或超過合理規模的紅色預警地區,要嚴格控制建設規模。


另一方面,對需補貼的生物質發電項目投資建設情況和中央補貼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測,按月發布項目并網信息,新增項目補貼額度累計達到今年15億元中央補貼資金總額后,當年地方不再新核準需中央補貼的項目。


多措并舉 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和支持生物質發電發展,做好政策銜接和平穩過渡,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根據4號文等文件要求,《方案》對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補貼機制明確提出有關要求。


按照4號文提出的“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新增項目。在年度補貼資金總額確定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市場化配置機制”的要求,并充分考慮政策平穩過渡,《方案》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規劃內已核準未開工、新核準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


據此,2020年底前規劃內在建及已并網未納入2020年中央補貼規模的符合申報條件項目不需競爭性配置,為政策調整預留了緩沖期,確保已并網、在建項目平穩運營、有序建設。為促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充分發揮環境治理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給等方面的作用,確保補貼資金科學高效使用,在建項目應在合理工期內建成投產。


《方案》明確,2021年及以后新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補貼資金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擔,同時,考慮到不同地區財政水平不同,分地區差異化的合理確定分擔比例。記者了解到,當前生物質發電的主要屬性是環保屬性,主要作用是對農林廢棄物和城鄉有機廢物進行處理利用,從事權劃分上看,落實相關環保責任,發揮生物質發電清潔環保屬性,屬于地方事權。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由中央地方共同分擔,可增加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額度,進一步擴大納入中央補貼支持范圍的項目規模,更好的支持和促進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


此外,《方案》還提出拓展生物質能利用渠道、落實生物質發電支持政策、逐步推動形成生物質發電市場化運營模式等多項支持生物質能發展的措施!斗桨浮窂娬{,“立足于多樣化用能需求,大力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從嚴控制只發電不供熱項目,堅持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宜電則電,鼓勵加快生物質能非電領域應用,提升項目經濟性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滁州市超九成秸稈變身綠色財富
哈電國際首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完成鍋爐水壓試驗
秸稈熱電聯產:行業洗牌或迎低價并購機會
加大對生物質發電行業支持力度
生物質能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預計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500萬千瓦
建言“十四五” | “后補貼”時代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分析
十四五:拯救農林生物質發電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