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基本形成或年底推出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時間:2011-11-28 14:12:31 用手機瀏覽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成品油價格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大致成熟”的方案。

  改革將在現有機制框架內做出“微調”,主要集中在縮短計價周期、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等幾方面。

  按照國家發改委原定的“時間表”,油價改革將在2011年內完成。今年上半年,發改委送批國務院的《關于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位列第一條。該意見得到國務院批復,并在今年五月底以國發[2011]15號文件轉發至各部委。

  鑒于國際油價正在強勢反彈,發改委內部態度趨于謹慎,價改新方案能否在年底前如期出臺,還面臨不確定性。

  “推進成品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態度很明確,市場化、國際化是確定的方向!眹野l改委體改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目前只能說,在各方意見達成一致后,新方案將擇機推出”。

  價改進行時

  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行于2008年底。在實行一周年后,坊間即出現發改委將對該機制做出修訂的傳聞。

  2010年初,由國家發改委體改司牽頭主持,成品油定價機制新方案制定工作開始啟動。

  在形成《意見稿》后,一些業內知名專家被召集在一起,就《意見稿》所列方案提出意見。這些入會專家在開會前,均被要求對討論內容做出保密承諾。

  “討論進行了很多次,前期還有油品企業的人參加,后期就減少至僅有專家參加!蹦硡⑴c意見征求的專家透露,“發改委的《意見稿》上,調整主要集中在調價周期、調價操作方式等方面。大家提了不少意見,總的原則上,要求更加市場化是主流聲音”。

  在專家討論基礎上,國家發改委在今年7月再度向國內主要大型石油公司發放了征求意見稿。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內部已就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方案,現行機制的大框架得以保留,僅在社會反應比較強烈的幾個重要問題上做出“微調”。

  調價周期縮短是其中之一。按本刊目前掌握的信息:新機制將會把現有的22個工作日調價周期明顯縮短。其目的是讓調價頻率更高,使國內油價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油價的漲跌變化。

  “發改委縮短調價周期的思路很明確。當時討論時,大家提出了14、10、7個工作日等多種方案,10個工作日的呼聲更高一些。我個人看法,10個工作日也相對合理一些。太長了不行,太短了調整過于頻繁也有問題!鼻笆鰧<艺f。

  國家發改委2009年5月7日印發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目前尚不明確得是,原規則中4%的變化幅度是否也會做出調整。

  另據相關消息,新方案還將增加掛靠油種。原規則中參照的國際油價標準為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新增加的掛靠油種可能為WTI油價,即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

  當前,市場各方意見最集中的,是成品油調價時間滯后、調價幅度不夠等。如果上述幾項改革方案能夠成行,將是對現有機制的較大變革。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縮短調價周期、增加調價頻率是值得鼓勵的改革方向,“這樣有助于更快更及時釋放市場的調價預期,避免國內與國際行情脫軌,減少市場投機行為對市場秩序的干擾”。

  爭議定價權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消息一經傳出,即在業界引起強烈爭論。民營石油企業甚至聯合上書,以求在價改博弈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下稱“中商石油委”)會長趙友山表示,縮短調價周期,會對缺乏油源的民營油企帶來較大傷害。

  趙友山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成品油流通過程復雜、環節眾多。若走海運,國外最近的港口到我國都需要15天!叭绻s短調價周期至10天,油還在路上走,國內價格變了,很可能會給批發企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就價改的一些問題,趙友山已上書有關部門,要求考慮到民營企業的實際困難。

  在縮短調價周期之外,調價操作方式上可能發生的改變,也是引起爭議的一個話題。

  按照現行規則,當國際油價滿足調價條件后,國家發改委參照國內外形勢、市場接受程度等對調價作出定奪,然后上報至國務院審批,獲批后由發改委發布調價令。

  而在新方案中,調價將改為按規則“一觸即發”,審批環節將被取消。

  在國家發改委前期方案中,定價權下放給中石油、中石化等幾大石油公司是備選項之一。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新方案的改革意見為: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每桶40-130美元/桶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可以按照國家確定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及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調價方案,發改委不再發文。

  出乎意料,該方案不僅遭到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的反對,民營石油企業也反對,害怕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外資銀行專家: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面臨良機
傳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油企將自動調價并縮短周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