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然而在能源大省山西,部分火電企業卻守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望洋興嘆,原因竟是電廠從當地的煤炭企業買不到煤。
據記者調查了解,山西中南部的地方電廠在購入煤炭時大多要讓煤運公司經手,這樣不僅增加了燃料成本,同時還面臨電煤合同履行率過低的窘境。
電煤合同履行率低至10%
“雖然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電煤已經是市場煤,同時也跟本省的煤炭企業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煤炭企業每年向我們供應的電煤只有合同數量的10%。以今年為例,我們估計要消耗450萬噸電煤,但是煤炭企業給我們的電煤只有30萬-40萬噸而已。”山西中南部一家火電廠燃料供應處的負責人劉江(化名)近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劉江介紹,從當地情況來看,總是優先保障省外的煤炭需求,而地方電廠大都處于次要地位,“只有在簽完其他合同之后才會跟我們簽合同!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為了保障電煤的基本供應,有關部門雖然牽頭搞出了重點合同煤這一機制,但目前主要是作為央企的五大發電集團在享受重點合同煤的優惠,而地方電廠基本還是以市場煤為主!
山西中南部13家電廠在近日提出的《保電供暖、迎峰度冬請求幫扶的緊急請示》(以下簡稱 《請示》)中建議,以不高于省外重點合同煤價格對中南部電廠的冬季用煤提供保障,加強質、量、價監管,對不執行電煤合同者嚴厲處罰。
劉江表示:“雖然我們中南部的電廠已經多次聯合呼吁提高電煤合同履行率,但是基本沒有取得什么效果。現在由于煤炭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很多煤炭企業更愿意把煤炭賣到省外或者一些像煉焦等非發電類的企業,而我們這些電廠基本被放在次要地位!
“我們非常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出臺像貴州省那樣的措施!眲⒔嬖V記者,從10月份開始,貴州省不僅對每度電補貼5分錢,同時質監局也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保障電煤質量,例如對全省16家電廠實施駐廠監管,實行24小時跟班監控進廠電煤質量,及時調解煤電糾紛。措施實施之后,貴州省全省電煤供應量穩步上升。
山西部分電廠轉買省外煤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依靠本地煤炭企業保障足夠的電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去內蒙古和陜西等地買煤!眲⒔嬖V記者,從該廠與當地的煤炭企業簽訂的合同情況來看,一種是520元/噸,一種是590元/噸,但是這兩種合同煤的供應量非常有限,為此廠里不得不從內蒙古和陜西調入大量的煤炭,并要承擔很大一部分的運費。
林伯強告訴記者:“山西的煤炭往外運,同時山西的一些地方電廠卻不得不從內蒙古、陜西等地調入煤炭,這必然會導致成本的增加,由于價格機制的扭曲,最終的成本還是要由消費者來承擔。”
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全國鐵路運輸煤炭18.8億噸,同比增加2.2億噸、增長13.4%,比全國鐵路運量增幅高出5.3個百分點。據了解,為保障電煤運輸,目前鐵路部門將一半以上的運輸能力用于煤炭運輸。以山西省為例,2010年,山西的煤炭產量達7.41億噸,山西境內主要的煤運通道大秦線的運送量達到了3.9億噸。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鐵路運力緊張,在運輸過程中導致諸多問題發生,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電煤的成本,同時也影響了生產的效率。
“現在去陜西和內蒙古買煤的山西電廠很多,這也導致以上兩地的電煤價格不斷提高。一旦這兩地的價格超出我們的承受能力,地方電廠的生存就會更加困難!鼻笆鲭姀S運行處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