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中國2020年或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
來源:中國廣播網 時間:2011-11-21 10:31:29 用手機瀏覽

  據經濟之聲報道,國際能源署新任署長范·德·胡芬18日帶著最新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11》報告亮相北京,她預計到2035年中國能源需求總量比2009年將增加69%,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中國面對有限的能源以及逐步走高的價格,未來將如何應對?

  世界能源未來前景幾何?國際能源署剛剛上任的胡芬署長透露,全球能源需求在2010年需求回升了5%,使得需求量到達歷史新高,其中中國由于經濟增長速度快,對能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胡芬:在2035年的時候中國將占到全球能源需求的50%以上,同年中國將超過美國和歐盟成為世界上石油最大的消耗國,這就意味著中國每天將進口1200萬桶石油。盡管如此,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也不到美國的一半。

  此外,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對于能源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從2010年至2035年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將占全球總增長的50%。國際能源署的高級分析師喬納森認為,由于印度的GDP基數較低,目前能源消耗僅為中國的1/3,但未來在能源消耗上它會超過中國。

  喬納森:由于印度人口增速比中國快,加之印度政府沒有像中國一樣采取大規模節能措施,也許2050年的時候印度就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需求國。

  在能源種類方面,從現在開始到2035年,國際能源署預計天然氣將迎來黃金發展時代,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供應量將增長1.7億立方米。

  面對有限的能源以及逐步走高的價格,中國將如何應對?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從2009年至2035年間,中國在能源領域投入將達到5.8萬億美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量將大幅攀升。胡芬署長認為,繼續依賴化石燃料,不僅污染增多,還將推高能源價格,中國應更多關注可再生能源與核能。胡芬表示,2010到2035年間,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需求增量占總能源需求增量的近2/3,尤其是核能需要各國政府重新考慮。

  胡芬:盡管核能在日本大地震后因為安全問題前景不確定,有很多國家暫停了核電項目,有些國家已經宣布要棄核,F在全球經濟局勢前景不明,使得很多國政府主要的精力已經不是在能源上面,但是你們需要清楚關掉的核電要用什么能源來彌補這方面需求。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前局長徐錠明提醒,我國未來除了關注核安全,還要注意碳排放以及高油價帶來的風險,我國未來要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費。

  徐錠明:中國GDP和日本一樣,我們能源消費是日本的4-5倍,所以要節能。中國能源和美國能源消費總量一樣,我們二氧化碳排放比美國多10億噸,所以我們要節能,要降低能源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將成俄天然氣最大買家 優先級超向歐洲供氣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進口蒙古國原油同比暴增1144倍
國際油價暴跌 歐佩克仍無意減產
2014天然氣需求增速恐降至三年最低
普京:俄羅斯油氣開采對中國朋友不設限
中俄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開工 將投資550億美元
國際能源署表示原油供應端風險上升
外媒:治理霧霾或促中國天然氣需求翻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