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進入10月下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持續反彈行情。北京時間今天凌晨最新消息的最新消息是,紐約商業交易所12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22美元,報收于每桶102.59美元,漲幅為3.2%,創下5月底以來的最高收盤價。今年到目前為止,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12%。
國際油價的連續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預期再起。一些機構預測,新一輪的成品油調價窗口可能將在近期開啟。
如今中國經濟已與國際融為一體,成品油價格也隨著國際油價的變化起伏。今年5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滑,幾次跌破了80美元關口。可10月底以來,美國經濟復蘇狀況好于預期,加之歐債危機不斷取得進展,風險投資資金再度活躍,推高了油價。今天早上的最新消息是,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突破了一百美元大關。
國際油價反彈使得國內成品油調價再受關注。10月9日我國年內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給了消費者些許安慰?墒窍喔魞H1個多月,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可能再度來臨。
根據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有研究機構認為,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最快在本月下旬開啟。
而目前國內的情況是,今年9月鬧起的“柴油荒”,雖然已有所緩解,但國內柴油價格批零倒掛依然嚴重,局部地區部分民營加油站依然“無油可加”。
那么,這次成品油上調的可能性有多大?油價上調的預期會不會造成更大的“油荒”?這些問題值得關注。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此做出評論。
根據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研究機構認為,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最快在本月下旬開啟。但也有觀點認為,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出現了反彈,但當缺乏持續上漲動力,因此調價窗口不一定能開啟。這次成品油上調的可能性有多大?韓曉平認為,第一,國際原油價格可能還會繼續往上漲;第二,國內的油價調價窗口可能會馬上打開。
韓曉平:說沒有持續性上漲的動力的這個話看來沒有太大的根據,因為國際油價是非常強勁的反彈,紐約的油價大概從75漲到了102,北海布倫特從100漲到111,米納斯96漲到120,辛塔從96漲到115。從漲幅來看,沒有持續上漲的動力恐怕不是這個可能,現在漲價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覺得調價窗口會及時打開,如果不打開,油荒的問題恐怕還會繼續的困擾我們。 雖然成品油調價窗口是否能夠最終開啟還是未知數,但市場上可能會形成油價上調的預期。目前國內“柴油荒”還沒有得到徹底的緩解,有觀點認為,上調的預期會加重市場的惜售心理,造成更大的“油荒”,韓曉平并不認同這種看法。
韓曉平:不太可能,因為如果上調了油價,很多儲備油就會被釋放出來,這樣會造成市場的供應比較充足,而供應的充足又會造成特別是民營加油站會競價,反而壓低油價。所以目前大家還是期待進行一些調整。如果不調整,對大家的生活,特別是快到年底了,大家年貨的運輸等等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無論對石油公司經營者還是對市場來說都是負面作用,所以應該及時打開窗口。
商務部近期發布了《關于“十二五”期間石油流通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培育多元化石油市場投資與經營主體,鼓勵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探索建立全國聯網的成品油庫存監測網絡和柴油地方儲備。這個指導意見能否順利實施?能不能解決當前成品油市場的種種頑疾?
韓曉平:商務部提的這幾條意見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就是要進一步的開放市場,特別是鼓勵多元化的競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商務部這種想法非常好,但是沒有辦法來做最終決定,因為我國真正掌握權利的部門恐怕不是商務部,像發改委這樣的部門如果有同樣的認識才能真正的推進這件事情,所以還需要各有關政府部門做更多的協調,在改革的方面多做一些事情。
在初期的煉油階段,中小企業說現在沒有油可煉,兩大石油集團說現在煉油都虧的厲害,但是小企業不同意,說不可能虧,現在起碼給我油煉我還掙錢。
韓曉平:我去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煉油廠去看,他們的盈利能力非常不錯,而且很多買較貴的燃料油,在這個時期,燃料油高漲的時候買進,依然還能盈利。所以兩大公司不賺錢可能主要是他們的管理問題。如果管理問題沒有辦法修正、沒有解決,一旦開放市場以后,由于競爭逼著他們去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反而會提高效率,這就是鯰魚放進來沙丁魚才能夠真正活下去。 其他觀點:
易貿集團副總裁鐘健說,近一段時間以來,原油市場消息面沒有太多利空出現。被長期壓制的投機基金恢復活躍,尋找諸多借口做多油價。中長期來看,國際油價可能還會走高。
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出現反彈,但有專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處于非常不確定的時期,油價缺乏持續上漲動力。長期來看,石油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既不是大熊市,也不是大牛市,而是一個溫和增長或微弱增長的階段。”
中國國際期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洪英指出,國際油價上漲幾乎已成定局,國內成品油調價的背景和基礎也已經具備。但對于發改委是否會緊隨國際油價走勢對國內成品油進行調價,多數業內人士均表示,調價時點仍需相關部門的確定。以往發改委在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時候都傾向于推遲一兩個星期,因此即使達到漲價的條件,也可能等到12月上旬再進行調整。
有分析師認為,按照10月的下調標準來看,本次上調幅度可能在300元/噸左右,而如果推遲調價,調價幅度將大于300元/噸。
對于商務部發布的“十二五”石油流通發展意見,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周勇剛認為,盡管《意見》提出要鼓勵中小企業參與石油市場投資經營,但并沒有觸及實質性問題即原油進口權限的放開!爸袊胧10年,迄今還沒有打破成品油市場的壟斷。主要原因就在于民營中小企業拿不到原油,無法真正參與市場競爭!
民族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齊求實也表示,“從頒布的意見內容看,沒有具體的指引,比如如何給中小企業頒發牌照、中小企業的油源從哪來等,估計操作起來會比較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