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風力發電 >> 正文
鄱陽湖四座風電場全部實現并網發電
來源:大江網 時間:2011-11-17 9:24:24 用手機瀏覽

    眼下電煤緊張,各大電廠搶運電煤,而據電力部門預測,今冬明春我省最大電力缺口約200萬千瓦,用電形勢告急。這種現實背景下,作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風力發電的重要性無疑進一步凸顯。就在本月初,《江西省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通過驗收,首次建立了我省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更重要的是,以該詳查和評價成果為基礎,省發改委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風電篇)”,至2015年我省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目前,我省風電開發進入加速期,鄱陽湖區四座風電場全部實現并網發電,眾多風電項目列入規劃。

    昨日,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的主要承擔部門——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說:風能資源的開發可以彌補我省能源資源不足,改善能源結構,降低電煤運輸對鐵路和公路造成的交通壓力。

    1、我省風能資源“全景圖”出爐

    據介紹,早在2004年,省氣象局便承擔了省發改委全省風能資源評價的項目。經過兩年努力,項目組完成了我省風能資源評價信息數據庫建設、風能參數計算和風能資源圖表的繪制,概括了我省風能資源的特點,初步摸清了全省風能資源儲量及技術可開發量,規劃了開發的重點風場。

    此后,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的實施,及發改委和財政部《促進風電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的提出,2007年7月,我省啟動新一輪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工作。歷時4年,省氣象部門建設了由6座測風塔組成的風能資源專業觀測網,獲得精細的風能資源立體圖譜;建立了風能資源數據庫和共享服務系統;完成全省風能資源詳查區域風能資源分析評估。

    本月初,《江西省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在昌通過驗收!翱梢哉f我省風能資源開發‘全景圖’已出爐!庇嘘P負責人表示,該詳查和評價結果對鄱陽湖區各風場的風能資源狀況有了更準確的認識,并對部分風場規劃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對山地風場風能資源分布特征及儲量有了新認識。

    2、鄱湖是風能資源最密集區域

    根據最新評價結果,受地形和氣候的共同影響,我省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贛北鄱陽湖地區和高海拔山地。其中,鄱陽湖區為我省風能資源最密集的區域,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山地則遍布于全省各地。

    鄱陽湖區風能資源豐富的區域主要是鄱陽湖北部從湖口到永修的松門山、吉山約60公里長的兩側湖道和淺灘以及湖中一些島嶼。含鄱陽湖北部狹長湖道南部部分淺灘及屏峰、老爺廟、沙嶺、松門山-吉山、長嶺、磯山湖等地的鄱陽湖北部湖道部分區域,風能資源等級達到2級~3級以上。含白沙洲、小鳴咀、青嵐湖、軍山湖等地的鄱陽湖南部湖體部分區域,風能資源等級為2級;鄱陽湖狹管入口處的獅子山地區,風能資源等級為1級-2級。評價指出,鄱陽湖區風能資源品質較優,應用于并網發電,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此外,山地風能資源受地形抬升作用也很豐富,風向及風能一致性良好,對風機機組布局較為有利。

    3、風能可開發量超300萬千瓦

    《江西省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對我省風能資源儲量及技術可開發量進行了評估,尤其對山地風能資源儲量進行了重新估算。根據數值模擬計算結果,我省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鄱陽湖區和高山地區。鄱陽湖區是受地形影響形成的沿“狹管”兩側線狀分布的風能資源豐富區,高山地區是以沿山脈走向的線狀式分布或孤立山峰的點狀式分布的風能資源豐富區。

    記者了解到,因以風功率密度為指標的劃分標準不同,我省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也有不同數值,但綜合這些劃分標準來看,全省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在300萬千瓦以上。此外,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采用長期氣象臺站資料及短期點位測風資料并結合氣候調研結果綜合評估發現,我省山地風能資源具有較好的開發潛力,據估算其裝機容量約為100萬千瓦以上。

    4、七大風場是最佳開發區域

    依照我省風能資源進行詳查和評價的成果,規劃出鄱陽湖區主要風場以及高山山地17個風場,經綜合考慮我省風能資源狀況及風場的地形地貌特征,氣象部門提出了風電開發建議。我省風能開發最佳區域大致可分為7個風場,即:皂湖風場、老爺廟風場、長嶺風場、沙嶺風場、松門山-吉山風場、大嶺風場和磯山湖風場。

    我省風能資源較佳開發區域位于一些山地、湖道淺灘以及包含白沙洲、小鳴咀(統稱為鄱陽縣風場)以及軍山湖的鄱陽湖南部大湖體,山地風能資源可考慮采用分散式開發。

    5、雷暴積冰影響風電場建設

    該詳查和評價結果還首次對我省風電場建設的主要氣象風險進行了分析。評價結果顯示,影響我省風電場建設的主要氣象風險是雷暴和積冰,而風機葉片結冰及輸電線路結冰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省屬于雷電發生頻率較高的地區,近50年全省雷暴約為49-70,山地多平原少。但近幾年來,鄱陽湖區雷電發生頻繁,占全省雷電總數的31.81%。積冰日數呈U型變化,一般從11月份開始出現,4月份基本結束,1月-2月為高發月份。

    氣象部門建議,開發建設風電場要安設完備防雷裝置;在應對風電開發中的積冰風險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在風電場建設之前,與氣象部門相結合充分論證所在區域的最大可能結冰厚度;其次,風機選型時應充分考慮抗覆冰能力強的風機;最后,有針對性地研發除冰技術及制訂應急預案。

    6、眾多風電項目列入“十二五”

    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說,此次詳查和評價的成果已被省發改委認可和采納。同時,氣象部門大部分推薦場址已列入地方風電發展規劃。更重要的是,以本次詳查和評估工作成果為基礎,省發改委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風電篇)”。

    本月,老爺廟風電場實現并網發電,是鄱陽湖繼磯山湖、長嶺、大嶺風電場之后第四座建成且并網發電的風電場。我省提出,“十二五”期間,充分利用江西在中部地區的風能資源優勢,以鄱陽湖陸地以及九嶺山、武功山等高山風資源較好區域為重點,集中建設一批風電場,適時啟動鄱陽湖淺灘風電開發,同時積極推進一批風電項目前期工作。

    記者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我省已有20多個風電項目列入規劃,分布于九江、贛州、吉安、宜春、上饒、萍鄉、南昌、撫州等地,風電場建設地涉及淺灘、陸地和高山。不遠的將來,南昌無風電場的空白將被填補。

    我省提出的風能資源開發目標是:至2015年,我省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至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70萬千瓦以上。

    7、風能資源可緩解電煤緊張

    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風能資源的開發可以彌補我省能源資源不足,改善能源結構,降低電煤運輸對鐵路和公路造成的交通壓力。風力發電與相應裝機容量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大量標煤,減緩溫室氣體和導致酸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從而緩解溫室效應和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我省風能資源一般夏季較少,冬春季較多,專家建議夏季用電高峰時仍應增加火電調配輸送,而冬春季時以風電資源緩解用電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河北康?h:兩年共簽約風光電開發項目14個
華電山東棗莊新能源50兆瓦風電項目落戶臺兒莊
內蒙古達茂旗4個5萬千瓦風電項目獲核準
湖北能源荊門象河風電項目獲省發改委批復
國電集團公司在青海首個風電項目獲得核準
新能源巨頭扎堆陜北 陜西再批復四風電項目
吉林長嶺縣擬引進2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
云南會澤縣65億元風電能源建設穩步推進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