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電力電網 >> 正文
火電緊箍咒:環保部減排標準被質疑
來源:《能源》 時間:2011-11-16 15:49:21 用手機瀏覽

    “新標準對火電廠的趨嚴已經到了難以理解的地步,中電聯曾經在征求意見階段提交了修改意見,很可惜,直到定稿發布也沒有人組織一場有電力企業和行業組織參加的討論會!敝须娐撁貢L王志軒有些遺憾,作為這份標準1991年首次發布和1996年第二次修訂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他說,這個標準已經四次修訂,但仍感到此次修訂有點像“大躍進”。

    在他看來,電力行業已經超額完成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十一五’電廠的減排貢獻是全國減排量的108%,也就意味著除電力行業外,其他行業還在增排,根據‘十二五’總量控制的目標,全國氮氧化物減排10%,二氧化硫減排8%,但是按新標準要求,電廠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竟然要減排約50%,僅電廠減排折算到全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量目標將超過20%以上”。這也是王志軒置疑的地方。

    王志軒口中的新標準是一份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份標準在原稿的基礎上修改了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的限值,其嚴厲程度甚于美國、日本以及歐洲,被稱為“世界最嚴”排放標準。

    顯然,王志軒是在為火電企業打抱不平,環保出身的他在看到征求意見二稿后洋洋灑灑寫了一份7000多字的長文,引發了眾多追捧者,朱成章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年近八旬的原能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在采訪中直言,“新標準對燃煤電廠很不公平,有點逼人太甚,燃煤電廠用煤畢竟只占整體用煤量的50%,對其他50%散燒和小鍋爐沒有排放約束,一邊對電廠越來越嚴,另一邊卻放任同樣比例的煤炭排污!

    面對電力行業的指責,環保部門卻不以為然。

    楊金田,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他的團隊正在根據新標準做下一步規劃。聲稱極少接受媒體采訪的楊金田表示,新標準遠沒有中電聯和電力企業說的那么嚴重,不會成為企業的“致命打擊”。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人士觀點更加尖銳:“企業都以盈利為目的,如此反對無非是想多拿點補貼,至于脫硝技術方面,就是一個化學反應系統,沒有電廠說得那么難!

    一方是高呼“致命”,一方則不以為然,這份新標準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甚至有專家把這次電力和環保業的大討論上升到了能源結構調整的高度。為此,《能源》雜志記者走訪了電力企業、環保設備企業、電力專家、環保專家,試圖來解讀這份新標準帶來的種種影響。

    爭議“世界最嚴”標準

    自從一年前推出征求意見稿開始,就被冠上了“世界最嚴”標準的頭銜。新標準大幅提升了污染物排放標準,首先是強制性污染物排放指標從3個增加到4個,分別是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和汞;其次,原有對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標準都嚴格了一倍,即二氧化硫新建鍋爐為100mg/m3,現有鍋爐為200mg/m3,而2003年的標準分別為200mg/m3和400mg/m3。

    或許這些枯燥的數據難以理解。以脫硫為例,十多年前,火電廠沒有上脫硫設備,下雨天貴州人便不敢出門,因為常常下酸雨,整個街道上的路燈和柵欄都銹跡斑斑,市容市貌非常糟糕,2003年開始執行400mg/m3的標準以后,脫硫效率達到了85%,貴州徹底告別了酸雨。

    那么,新標準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200mg/m3又是什么概念?即在約85%脫硫效率的基礎上再提高約10個百分點!翱蓜e小看這提高10個百分點,技術和資金的支出與85%有明顯的區別,將會進一步擴大關鍵設備的進口范圍和數量,并影響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應用。”王志軒說。

    “現在80%以上的電廠已經進行過一輪脫硫改造,才用了沒幾年,有些電廠僅改造完一兩年,現在又要改造一輪,這簡直就是添亂!碑斢浾叨蝸淼礁呔姀S采訪時,其黨委書記何智勇抱怨道。

    王志軒認為“過高的環保要求對大多火力發電企業而言,將只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企業倒閉,二是造假”。的確,過嚴重壓下,企業或許表面可以應付,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比如可以在夜間關閉減排設備偷排,或者減少投入資金,少放甚至不放催化劑等等。

    環保部門卻認為愈發嚴格是大勢所趨,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環保與節能減排專業組主任王亦楠就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只有嚴格約束才能推動技術進步,不然沒有動力,掐死一些行業的同時也會催生一些行業。”

    然而這種嚴格約束帶來的是什么?王志軒算了一筆賬:如果要實現新標準,現役7.07億千瓦火電機組中,約有80%以上的機組需進行除塵、脫硫和脫硝改造。

    如此高的比例讓人咋舌,但當楊金田聽到這組數據時,一再表示,“80%的電廠需要進行脫硫改造不太可能”,不過他也坦言,具體的數據沒去做測算,但顯然對中電聯的數據持否定的態度。

    1991年國家頒布《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王志軒是起草人之一,1996年進行了修訂,王志軒依舊參與其中,直到2003年的第三次修訂不再參與。循序漸進、越來越嚴格本是制定的初衷,只是王志軒沒有預料到會如此突飛猛進,他原以為這一次會鞏固“十一五”的成果,趁機完善市場,提高國產設備的水平。

    對于這種跨越式發展,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不以為然,他認為只有標準越嚴格,才能越有利于環境保護。站在環境治理角度考慮,若此次標準較松,一方面會造成后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氣污染更為嚴重,另一方面會增加無謂的污染治理成本,實際上得不償失。

    “標準趨于嚴格是一種趨勢,比如從兩種污染物到三種,這幾次修訂都是趨嚴,但是我們不能把嚴格作為趨勢判斷的標準,制定排放標準的理念應該是環境、技術、經濟三者協調,而且應評估清楚這幾種污染對環境質量的影響的程度和比例,電廠污染的影響是更大了還是減輕了,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到底誰最大,不能想當然認為電廠影響大。”王志軒如此解釋。

    按照其觀點,技術進步了,環境要求高了,經濟有足夠的支撐了,得出的結果必然嚴格,如果技術沒有進步,經濟不可行,再嚴格也沒用。除此之外,火電還涉及到安全生產,“過嚴的標準對電力安全產生重大影響是不可取得”。

    王志軒雙手做著手勢,試圖以通曉的語言解釋清楚這個專業問題,“畢竟是脫硝、除塵、脫硫三套設備象糖葫蘆一樣串在電廠排煙系統上。如脫硝催化劑放在煙道里,煙氣要通過蜂窩狀催化劑,還要噴入氨還原劑,并在催化劑表面進行化學反應,對煙氣的流動和系統阻力,以及下游除塵和脫硫裝置產生影響。”

    據介紹,三種污染物不是并聯關系,而是串聯,處理對象均為排放的煙氣,首先是脫硝,然后是除塵,最后是脫硫,這是典型的布置。三個趨嚴相互影響勢必造成系統更加趨嚴。日本是制定火電排放標準較早的國家,但其排放標準并沒有持續趨嚴,主要還是從環境質量上加以考慮,且對氮氧化物的環境質量標準也有放寬的時刻,2002年日本就將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者合成了一個規范,體現了三者之間的密切關聯性,而我國現在要考慮四種污染物治理的關聯性。

    針對日本放寬標準的做法,楊金田認為是表面現象,本質上依舊非常嚴格,因為日本對待電廠排污采取的是標準和協議兩種模式,“實際上日本的電廠都簽署了環保協議,協議規定排放濃度是很低的,美國標準也寬松,但有總量排污交易,必須達到脫硫標準才能滿足總量要求,所以不能完全說我們的標準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其他國家采取的措施也能達到這個要求,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盡管如此解釋,電力企業還是有諸多疑問,“我們也希望像美國一樣實行排污交易,標準如此嚴格,哪有交易的空間?”

    采訪中,幾乎所有的電力企業都在一個問題上表示極度不滿,就是反應渠道不暢,“我們有很大的意見,到處去反應,但是沒人理,征求意見也就走個形式。這畢竟是涉及到電力企業的事情,環保部應該召集發電企業的代表,聽聽大家的意見,國企也是國家的錢,應該統籌考慮,標準的初衷應該是利國、利民、利企,而非一家之言!蹦畴娏ζ髽I相關負責人滿腹牢騷,卻有所顧慮,一再囑咐記者隱去其姓名。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山西鼓勵環保煤電企業 電價每千瓦時補償0.2分
火電上網電價下調煤市回暖續承壓
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下調 年底或再調
三成電企凈利增幅超2倍 華銀電力逆天虧損2.12億
華中六省市火力發電企業虧損136億元
解煤電難題須體制改革 五大火電利潤僅電網三成半
張彥啟:建議給予火電企業稅率和貸款優惠
山東首批火電企業試行脫硝電價項目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