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萎靡不振”的電力板塊近期一反常態,成為A股市場上最亮眼的板塊之一,不僅投資者對電力股的關注度大幅提升,電力類個股股價更是一路飆升,近期的漲幅遠遠超過大盤走勢,火電龍頭類上市公司股價普遍上漲達10%,其中,華能國際自10月24日至11月14日期間漲幅更是高達27%。
電力股“咸魚翻身”光彩亮麗的背后,發酵著的是近期上網電價可能進一步上調的各種呼聲。機構普遍認為,火電類股票的集體上揚,與電價調整預期增強有關。
自10月份以來,不斷傳出有關部門已經上報電價調價方案,電價上調的時間窗口或將來臨。有媒體引用業內權威人士的觀點說,為確保電力供應,有關部門將出臺上調電價方案,此次調價覆蓋地區較之前范圍更大,先調上網電價,然后逐步對非居民用電價格進行調整。盡管此消息尚未得到相關部門的證實,但接受本報記者連線采訪的業內機構普遍認為,在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的背景下,電價近期在全國范圍內上調的必要性、可能性正進一步加大。而考慮到近期多個省份出現的拉閘限電現象,電價調價方案近期獲批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4月10日,發改委上調了12個省份上網電價,上調幅度在2分/千瓦時左右。6月1日,發改委又上調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盡管如此,電價的調整遠遠趕不上煤價的上漲幅度,電力行業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剛剛公布的電力企業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電力板塊利潤額同比下滑逾26%。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巨大,有部分電廠負債率已經接近150%。其中,煤價上漲成為火電企業的業績殺手,華能國際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98億元,去年同期為768億元,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1.46億元縮水逾半。
招商證券在最新行業報告中顯示,華能國際、大唐發電等火電公司由于燃料價格上漲并維持高位,業績受到不利影響,處于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減利的經營困境之中。長江電力、桂冠電力等水電公司由于今年汛期電站上游流域來水普遍偏枯,發電量明顯下降,影響了業績。天相投顧認為,在火電盈利及現金流狀況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在不考慮電價調整情況下,電力行業的基本面將持續惡化,全行業2011年業績下滑已成定局。
與此同時,伴隨著電力行業日趨嚴重的全行業虧損則是全國范圍的“電荒”。電監會日前發布預警信息顯示,今冬明春全國用電形勢緊張,最大電力缺口約2600萬千瓦,其中既缺煤又缺水的南方和華中地區用電形勢最為嚴峻。其中,位于華中地區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等6個省市今冬明春或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而湖南、湖北、廣西、貴州、蘭州等17個省市將面臨著新一輪拉閘限電的可能。山東電網稱,今年以來,山東省火電廠電煤購入價格一直高位運行,進入冬季儲煤期后電煤價格又開始呈現上揚趨勢,今冬明春價格形勢不容樂觀。針對電荒,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上調非居民商業用電價格。
另一方面,新頒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據中電聯初步測算,環保標準的提高將每年增加火電廠900億元至1100億元的運行費用。在脫硝電價尚未出臺的情況下,電力企業很難在已經嚴重虧損的情況下承擔如此之大的運行成本。
中金公司最新報告認為,截至2011年10月末,火電行業再次面臨虧損風險,F金流方面,全國已有14個省份點火價差較二季度縮窄,9個省份點火價差小于2008年三季度水平,3個省份點火價差甚至為負。目前已進入供電供暖旺季,推升動力煤價格季節性上漲的因素增加,這將使電力企業的日子更加難過!盎谏鲜鲆蛩,短期內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必要性大增。如不及時上調電價,已經虧損嚴重的電力企業將更加缺乏發電積極性,而缺電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眻蟾嬲J為,此次調價仍有可能先上調上網電價,后上調銷售電價,考慮到電力企業的虧損是全國范圍的,因此調價范圍可能不再限于局部。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日前也表示,對付缺電基本上還得靠漲電價來解決。
很顯然,在市場看來,若此次調價預期落實,將對緩解短期電荒,提升電力企業業績有一定積極作用。據中金公司測算,1分/千瓦時的上網電價提升可以覆蓋約每噸25元原煤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以平均水平測算,上網電價上調2分/千瓦時,電力企業盈利可恢復至2010年末的水平。市場人士認為,冬季電力短缺,預期管理層將允許電廠加價、提供補貼或對動力煤價進行干預。這些政策預期的落實將催熱低價電力股的上行。不過,瑞銀證券11月1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由于通脹因素,再考慮到即將到來的年度煤炭合同談判,年底前上調上網電價的可能性非常小,上網電價上調時間窗口可能會到2012年二季度。
有業內人士提醒,根據以往經驗,電價提升帶來的利潤空間很快又會被上漲的煤炭價格所吞噬!半妰r上調已成‘雞肋’,不上調電價業績無法改善,上調后煤炭企業將跟進上調煤價!闭猩套C券的數據顯示,華能國際境內電廠前三季度累計發電量達23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依靠上網電價上調,收入同比增長30%,高于發電量增長速度。但是由于在電價上調后煤價再次出現上漲,公司成本增速超過收入增速3.5個百分點,電價上調的成果全部被吞噬。
業內有專家認為,基于行政手段的煤電聯動只是縮小煤電矛盾的一個過渡辦法,解決煤電頂牛的制度難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理順上下游之間的癥結,這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深入專題了解:發改委上調上網和銷售電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