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油氣煤炭 >> 正文
中國石油或將形成合縱連衡的大石油系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時間:2011-11-10 15:55:07 用手機瀏覽

  11月4日,蔣潔敏出任中國石油董事長,其總經理一職由周吉平接替。至此,從4月開始的三大油企換帥落下帷幕。資深專家指出:未來能否“三進二”,形成一個合縱連衡的大石油系,無疑考量中國能源戰略新布局。

  中石化中海油或將“合縱”

  現階段,在中國石油領域中,三足鼎立格局頗受注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具鮮明的優勢與特征,在市場競爭中實現著各自戰略目標。

  在此次石油換帥中,中石化上下恐怕都未料到,來的新掌門竟是中海油的傅成玉。而多年以前,業界傳出,為延伸上游產業鏈,中石化說服高層欲將中海油合并。
 
  京城朝陽門二環路東西兩側,風格不同的兩座大樓隔橋相對,東側的中石化,外觀略顯傳統,西側的中海油,外觀略偏前衛!皬奈魍鶘|走,10分鐘路程,傅成玉便將石化與海油再次鏈接!庇^察人士詼諧地說。

  時至今日,傅成玉上任已半年之多。當初業界更多地認為,他被空降或是對他在中海油贏得輝煌業績的褒獎或是對從中石化總裁提升上來的王天普的輔佐。而仔細觀之,此次換帥或有更深層次的指向。

  在國內油氣產業版圖上,由于歷史緣故,造就了中石化在中下游的“厚重”。去年營業收入19131.8億元中,來自成品油銷售收入約占到50%。而全年自產原油為3513萬噸,僅占總加工量的16.6%。

  直面陸上油氣資源多數已被中石油占據的態勢,另辟蹊徑到海外謀求發展成為了中石化的主攻方向。而在去年,它以46.5億美元購買康菲石油在加拿大一個油砂開采項目近10%的權益,刷新了當年海外油氣并購金額紀錄。

  蘇樹林在任期間,為中石化制定了一個戰略目標,到“十二五”末海外油氣資產更要占到整個集團公司的“半壁江山”。

  值得關注的是,王宜林被空降到中海油前,“海上大慶”被成功打造,“深水大慶”和“海外大慶”戰略的啟動,無疑都注定增添了中海油在上游的“厚重”。

  近年來,中海油一直謀劃在中下游建功立業。盡管與殼牌聯袂建設的惠州石化項目,為它構建零售終端鋪墊了重要基礎,但與其他兩大石油巨頭相比仍顯得極為勢單力薄。怎樣將這一優勢發力于下端,盡快登陸上岸并在天然氣上有所建樹,中海油新的繼任者被寄予眾望。
 
  業界普遍預期,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傅成玉與深諳油氣勘探的王宜林,分別帶領中石化和中海油繼續前行,堪當不辱使命。而若在未來幾年內,鍛造成全產業鏈國際能源巨頭,亟待戰略設計的頂層把握與實施。

  一個是“向上走”,一個是“向下來”;一個要補救上游短板,一個要彌補下游短勢!芭c其各自苦心打造,花費如此巨資和時間,不如選擇一個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實現單贏和雙贏。”資深專家強調說。

  強強并聯,已到蓄勢待發。

  應對遽變的國際能源局勢,已成為包括兩位新掌門在內的高層決策者的思考。

  “連衡”有待中石油巧為

  若二變一,中石油無疑要直面新挑戰。從總經理變為董事長,蔣潔敏握籌布畫。而多年的征程,使他養成了用戰略目光去審時度勢。

  多年前,隔江相峙被打破后,中石油跨江從西北進挺東南,攻城掠地,側重零售終端的打造。近幾年來,它采取不同的方式,又悄然進軍海上油田,圖謀擴大上游板塊。而伴隨“走出去”戰略,中石油一直在海外馳騁,從上游走向下游。

  “擴大未來能源版圖,形成更大的競爭優勢,快速整合內外有效資源,這是中石油晉級的關鍵前提和步驟!庇^察人士分析說。

  目前,在國內油氣產業版圖上,有兩大資源炙手可熱:一個是北方華錦集團,另一個是珠海振戎公司。前者隸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后者直屬國資委。

  “十一五”期間,華錦集團斥資數百億元,進行46萬噸乙烯、500萬噸煉油以及下游20萬噸環氧乙烷裝置項目的工程建設。而身后中國兵器的特殊優勢,海外原油可輕松地獲取。

  獨立于三大石油之外的華錦集團,被視為“第三方力量”,在國內成品油市場初見端倪。今年一季度,它共完成銷售收入101.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44%,實現銷售規模翻一番。

  與處于下游的華錦集團不同,振戎公司是一個從事石油貿易的大型集團,一直在上游拓展。它旗下擁有廣東振戎、香港振戎等多家控股公司,在伊朗、伊拉克等地設有辦事處和多個子公司,業務涉及原油、成品油、燃料油、LPG、煤炭等產品進出口以及倉儲運輸。
 
  從上世紀創立以來,振戎公司不斷開拓,在海外創建了長期穩定的原油供貨渠道,從2002年進口原油1110萬噸到2010年進口原油1200萬噸;從1996年位列全國進出口企業500強第89位到2009年躋身全國進出口企業500強第30位。

  值得關注的是,將華錦與振戎歸入自己整體板塊之中,對當下的中石油不是一件難以企及之事。因為這兩家企業“大婆婆”都是國資委,與中石油同出一門。而按照國資委戰略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在121家基礎上進一步打造30-50家央企。

  早在華錦集團第一次成品油下線前,中石油便開啟了與對方的合作。當時派出大員奔赴盤錦市,采取買斷策略,將華錦產品全部包銷,并將其他競爭對手先擋在了大門之外。

  勢處睽孤之際,交相孚信。資深專家研判:三家企業聚合更為強大的力量與優勢,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能源市場前行,提速中國能源跨入世界500強第一方陣,不失為央企重組深化而出的最佳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石油骨干管網元旦期間供氣量增幅超過8%
中國石油各大氣田開足馬力保“冬供”
董秀成:中國石油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
中國石油發現國內最大單體海相整裝氣藏
俄羅斯本月起對華西線輸油 我國緩解對中東能源依賴
中國失語石油定價權背后:進出口市場自縛手腳
2014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58.8%
2013年中國石油產量世界第四 對外依存度未現大幅上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