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耗強度將下降6.2個百分點!敝袊茉垂賳T和專家23日在此間舉行的“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電力在中國未來能源轉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專家表示,目前中國電力行業受困于煤電矛盾,反復出現“電荒”,亟需中國政府理順電價機制,使電力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國際能源的消費中心正由西向東轉移,同時各國都在研究發展新能源及低碳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認為,在這樣的國際能源新格局中,中國能源發展呈現四大新趨勢,包括能源開采更加西移、能源增速逐漸變緩、能源結構不斷優化、能源來源更加多元。
中國去年消耗的能源總量達32.5億噸標準煤,居世界第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認為,未來中國能源消費增速將趨緩,但總量還將持續增加,到2040年可能消耗60億噸標準煤,發電裝機容量由目前的10億千瓦發展到30億千瓦左右。
他認為,屆時能源格局更為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替代煤電的主導地位!皩⒁3億千瓦的核電為基礎,以5億千瓦水電為調節,以5億千瓦風電和10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為重要發電來源,以5億千瓦煤電為補充”。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主任葛正翔認為,未來中國能源格局將呈現“能源結構清潔化、能源開發基地化、能源調運跨區化、能源平衡全國化”的特征。
“在未來能源新格局中,電力的中心地位將進一步突顯!眹译娋W公司副總經理王敏認為,隨著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一次能源轉化為電能使用。同時,電能在未來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也將持續上升。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的一份報告認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將占到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5%,達到7.7億噸標準煤,其中84%的非化石能源將轉換為電力進行消費。隨著煤炭和天然氣更多轉化為電力以及電動汽車的推廣使用,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由2010年的20.9%逐步提高到2020年的27.5%。
“通過風電、太陽能產生電,用電來驅動汽車,可以替代大量的化石燃料,電力的發展將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眳且髡f,電力發展將降低單位GDP能耗。研究表明,在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耗強度將下降6.2個百分點。
“隨著能源開采更加西移,電力的發展將有助于實現大規模的跨區域能源輸送!眹W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認為,中國未來能源流向仍將呈現“自西向東”和“自北向南”的總體格局,但流向的距離和數量將顯著擴大,這就需要將更多的煤炭、油氣等化石能源轉化為電力以便于輸送。
研究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國能源跨區調運總量將由2010年約12億噸標準煤上升至17億噸,其中發電能源跨區調運總量將由2010年的5.2億噸上升至8.5億噸。
日益重要的地位反襯出電力行業目前的尷尬處境。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認為,政府管制的電價與市場放開的煤價之間長期沖突,使中國電力行業陷入“煤炭漲價、電價滯后、電企虧損、出現電荒、電價終于上調、煤炭跟風漲價”的惡性循環。
“市場機制在中國電力發展中沒有起到配置資源的作用!彼f,這種體制性“電荒”如果不改革將反復出現,周期約為一年半至兩年。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電荒”。國家電監會近日披露,超過一半的省份在過去9個月采取了拉限電和錯避峰措施,預測接下來的冬季用電高峰期間,中國將出現2600萬千瓦用電缺口,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的發電裝機容量。
專家呼吁,中央政府推進電價改革,發揮電價的經濟杠桿作用。“若不理順電價機制,可能形成地方政府和煤炭企業的寡頭階層,對中國經濟將產生破壞力!北R強說。
國家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建議,適時上調部分電價,減少發電廠的虧損,同時加大對高耗能企業的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并加快推行居民階梯電價,以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倒逼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