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疫情沖擊,直接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導致很多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延遲和新能源汽車銷量不盡人意。然而有兩個項目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保持需求量的增加,這兩個項目正是風能發電和光伏發電,兩者發電量占比首次突破10%。
光伏發電業上半年的各項數據與對比
即便是在疫情沖擊之下,光伏發電產業前5個月始終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我國光伏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速為9.3%,相比總發電量-3.1%的累計同比增速高12.4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量占比是持續增高的,比如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首次超過1%,為1.03%。2018年、2019年的比重分別為1.32%、1.64%。截至今年5月,比重穩步提升至2.10%。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都能保證穩定,十分不易。
近期,我國光伏制造企業生產也逐步恢復,比如光伏電池制造企業。1-5月,我國光伏電池產量累計同比增速為7.4%,雖然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9個百分點,但增速依然不低。數據顯示,疫情以來,光伏電池制造業生產水平正在逐步恢復。3月至5月份,我國光伏電池產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3.4%、7%和7.4%。5月,光伏電池產量相比4月較大幅度增長72.72%。光伏產業鏈上游企業經營開始好轉,如光伏元器件制造企業。4月,光伏設備元器件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從2月的-84.75%回升至-12.20%。
工信部發布有關光伏發電產業規范文件的目的
5月29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更新光伏新建電池、組件項目的轉換效率的準入門檻,對投資強度、智能制造及節能降耗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據分析,發布這份文件,主要是想要提高行業技術創新的進程和整體水平,再次更新準入技術門檻并不是為了降溫光伏發電產業,而是蘊含了對技術創新的認可,即我國光伏產業有能力達到新的標準。
我國光伏產業要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需要準入政策進行市場引導,包括常規的轉換效率,也包括必須體現時代特征的智能制造、節能降耗等。同時,我國光伏產業在成長期不可避免會出現投資過度、無序競爭、低效制造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更嚴格的行業規范。
我國是光伏發電產業大國,也是光伏發電產業強國。我國光伏產業規模大、全球競爭力強,產業鏈較為完善、產業技術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多家企業上榜2019年全球光伏企業排行榜,其中就有展宇光伏,它是光伏領域富有開創精神的引領者,為全球光伏用戶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未來,展宇光伏也會努力為我國光伏產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