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期,多名司機朋友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打來熱線電話,稱10月9號國家發改委下調油價剛剛過去一周,部分地區限量加油已蔚然成風,供應為何跟著油價降?
·司機投訴
限量加油致無油可加
彭師傅在上海至天津的物流專線搞運輸已經十二年,油價起起落落在他的眼里已經是家常便飯。10月9號,國家發改委規定柴油每噸價格下降300元,彭師傅對記者說,價格是降下來了,但油卻加不著了。
彭師傅:在上海我加滿油,上海不限量,中英大學這邊就開始限量了,一路江蘇都是200(元)、200(元)的。出了江蘇到山東開始,那邊的車,再往這兒走一般就沒油了,像我們漏洞是大,一加油都是加100我們這大車加100塊錢的連下個服務區都到不了。
記者:這是在哪?
彭師傅:在山東泰安,一般我這車都是國三的嘛,一般的油站還不敢加,我這就加中石化的油,再一個泰安這個服務區還比較大嘛,也是五星級的服務區了。
記者統計后發現,從10月14號中午12點到今天中午12點,中國之聲新聞熱線共接到聽眾反映,柴油100或200元限量加油的電話24通,覆蓋江蘇、山東、安徽、湖南、河南、河北等地。江蘇的金先生一個晚上跑了公司附近4、5家加油站,油箱里的油越跑越少,到最后也沒找到有油可加的加油站。
金先生:常州白天加油它限量,就晚上一點兒都加不到。
彭師傅覺得,這次的降價后遺癥和以往還有些不同。
彭師傅:以前每年都是這樣, 只要一限量,要不就賣給你燃油動力寶,要不就是給點小費,反正都是這樣?墒墙衲晏貏e奇怪,今年降價之后才有限量,之前每年都是降價之前限量,一降價就正常了。今年怎么這么特別,是不是國家降價了,中石化是不是有點不樂意啊?
記者帶著司機心中的疑問聯系了中石化新聞處,但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仍未予以回應。
·民營油品批發企業存疑
個別地區出現“斷油”影響秋收
有疑問的不僅是司機,還有許多民營油品批發企業。來自內蒙古、福建、四川、浙江等地的民營油品批發企業近日紛紛表示,部分地區成品油供應嚴重不足,個別地區已出現“斷油”,并已影響到當下的秋收秋耕。
陳永孝是福建福清市魁星石油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成品油批發已經十多年。
陳永孝:降價要賣,成本低了我們也好賣,結果降價又沒油了,沒油你也沒辦法,我們庫存都賣得差不多,只有幾百噸一千噸的。只能等啊,他們賣不賣,不賣我們也不賣了。
赤峰市石油業商會會長楊樹國介紹說,赤峰地區的260多個民營加油站也遭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楊樹國:調了價以后,柴油在赤峰地區就相當短缺了,特別是0號柴油,現在已經停供了,他說現在就進不來,沒有油。
楊樹國介紹,目前,內蒙古當地農牧民正在秋收秋耕,正是用油的高峰期。然而從今年油品降價后,他們已被迫減少了對當地農牧民1/3的供油。
楊樹國:現在這塊正值秋收,秋收完了以后就秋翻耕地,這塊需求量比較大。這時候零號柴油基本就斷檔了。通過協商,每天限量給我們供應40,汽油跟柴油搭配,80%的汽油,20%的負10號柴油。這樣的情況下就一天一百噸。但是你必須得拉汽油,農村這塊就是用汽油量相當少,0號柴油現在零售價8200,批發價是7900,但是負10號柴油批發價就8374,這個成本就增加了。負10他也給你限量,現在已經兩天不付了。
有油可供需付出更高額外成本
四川瑞源石油化工公司總經理宋禮貴對記者憤憤地說,降價后非但與降價前缺油的狀況一樣,即便是有油供應,也要付出更高的額外成本。
宋禮貴:就目前來講,降價過后,國家規定是8120,他依然賣8420,而且還要搭汽油,就是一噸柴油搭一噸93號汽油。93號汽油就上到9000多,社會上的93號汽油才8000多,它一噸貴了1000多塊錢。
有媒體報道,近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都對柴油實施了控量銷售的措施。中石化南通分公司表示,近期柴油緊張的原因,一是柴油消費進入旺季,需求量加大,二是煉油廠因檢修停產,市場投放量減少,三是為預防國際油價下滑,成品油庫存減少,四是此輪柴油零售價下降后,出現了批零倒掛的情況,市場流動資源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