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風機制造商華銳風電也明顯感受到價格戰帶來的壓力。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在談及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時說,“2011年上半年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銷售收入減少,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無序的價格戰所帶來的不只是風電裝備行業利潤的整體下滑,最終可能會傷及整個風電產業,因為投資商的收益是要依靠20-25年才能收回,其中由于設備質量造成的大修理費、耗材及維護費用占到總投資的40-70%,這在招投標時往往只注重價格而忽略了質量帶來的高額維護費用!苯痫L科技董事長武鋼說,因為利潤下降迫使制造商不斷壓縮成本,當有效成本已無法精簡的時候,一些制造商為了生存會鋌而走險,偷工減料,致使產品質量下降,近年來風電場發生的多起惡性質量事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武鋼的觀點得到風電開發商的認同!坝稍O備質量引起的運行故障等問題成為開發商投資收益的最大威脅!饼堅措娏瘓F股份公司總工程師楊校生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風電開發商必須由過去的“一味追求每千瓦造價”轉變為“更加重視產品質量”。
風電裝備業在競爭中轉型升級
“市場競爭有其自身規律,價格戰不可能是市場常態。”史立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華銳、金風等為代表的中國風電裝備業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悄然轉型———由過去的‘拼價格’轉向‘比質量’!
金風科技戰略部總監周彤坦言,價格超常下降給企業帶來的利潤滑坡,是讓所有風電制造企業都非常糾結的事情。她說,加強精細化管理,追求產品質量,已成為風電裝備業競爭的重點,而這將帶動中國風電產業的全面升級。
據了解,風電產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首先技術變化和更新很快,因此制造商常常在5-6年前,就已經開始投巨額資金開發下一代的產品了,由于風機全天候的運營環境,因此對零部件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質量管理成本投入大,同時還要保持持續的改進和風險的防范,因此制造企業的隱性成本非常的高。
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提出了“風電長跑”的概念。他說:“風電是一個長跑項目。它的投資回報期長達20年到25年,所以金風的理念是要創造高質量、高效率和少維護的風機,盡管價格可能會略高一些,但在機艙里,從設計上就盡量減少零部件的數量和避免高,來減少維護。正是由于這種務實的設計理念,使金風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2011年全球企業技術創新50強的大獎。”
據武鋼介紹,正是由于近年來始終“以質量和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并建立了“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20年至25年)的質量保障體系”,金風科技于今年9月獲得了由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2009-2010年度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
曾以成本和規模優勢快速成長為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風機制造商華銳風電,近年來也開始高度重視風機的質量問題。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說“我們要用技術、服務,特別是質量和成本的競爭優勢來引領中國風電裝備業的發展!
華銳風電董事長、總裁韓俊良則明確表示,華銳風電在注重產品的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的同時,將更加注重提升風機質量,以穩健步伐實現“世界第一”的目標。
史立山認為,以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等風機制造巨頭為代表的中國風電裝備業的悄然轉型意義重大。因為,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風電開發大國,而且也是世界第一風電裝備制造大國,隨著風電巨頭“走出去”步伐有加快,將對中國乃至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