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能源頻道從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網站了解到,據今天公布的《2010年度電價執行及電費結算情況通報》顯示,2010年發電企業(與省級及以上電網企業結算)平均上網電價為384.56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增長0.67%。南方區域平均銷售電價最高,為614.20元/千千瓦時,比售價最低的西北高184.85元/千千瓦時,貴4成多。為疏導電價矛盾,完善電價結構,2009年11月,國家對電價進行了適當調整,因此,2010年各類電價與2009年相比均有所增長。
上網電價
2010年發電企業(與省級及以上電網企業結算)平均上網電價為384.56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增長0.67%。
從企業看,中央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372.42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增長1.94%;地方及外資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402.51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降低3.65%。五大發電集團平均上網電價情況見表1。

從區域看,華東區域平均上網電價最高,為442.53元/千千瓦時,依次為南方、華北、東北、華中,西北最低,為 275.07元/千千瓦時(見表2)。

從機組類型看,燃機平均上網電價較高,為610.82元/千千瓦時,其余機組依次為,核電432.20元/千千瓦時、火電394.77元/千千瓦時,水電機組平均上網電價較低,為291.20元/千千瓦時。
輸配電價
由于輸配環節尚未獨立定價,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按照平均銷售電價扣除平均購電價計算,即購銷差價。2010年,電網企業平均輸配電價(含線損,以下同)為187.33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增長24.42%。全國電網輸配電線路損失率為6.49%,比2009年下降0.14個百分點。
從企業看,國家電網公司平均輸配電價為164.97元/千千瓦時,南方電網公司為200.06元/千千瓦時,內蒙古電力公司為105.35元/千千瓦時(見表3)。

從區域看,東北區域平均輸配電價最高,為204.24元/千千瓦時,依次為南方、華北、華中、華東,西北最低,為154.61元/千千瓦時(見表4)。

2010年,國家批復了江蘇、浙江、重慶和內蒙古西部電網等4省區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的輸配電價(見表5-1,表5-2)。


銷售電價
2010年,電網企業平均銷售電價為571.22元/千千瓦時(未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下同),比2009年增長7.62%,平均購電價為383.89元/千千瓦時,比2009年增長0.34%。
從區域看,南方區域平均銷售電價最高,為614.20元/千千瓦時,依次為華東、東北、華中、華北,西北最低,為429.35元/千千瓦時(見表5)。

從分類銷售電價看,商業電價最高,為812.24元/千千瓦時,依次為非工業、普通工業用電771.14元/千千瓦時,非居民照明用電743.25元/千千瓦時、大工業用電617.72元/千千瓦時、居民生活用電475.04元/千千瓦時、農業生產用電436.39元/千千瓦時,躉售用電436.13元/千千瓦時,貧困縣農排用電電價最低,為194.40元/千千瓦時。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2010年,隨銷售電價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全國平均水平為37.05元/千千瓦時(電網企業售電量口徑平均值)占銷售電價的比重為6.49%。各省(區、市)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平均水平見附表4。
全國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主要有5項,即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農網還貸資金、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但個別省有所不同,如福建省農網還貸資金已融入電價,不再屬政府性基金和附加范疇。同時一些地方政府按照管理權限也出臺了一些地方政府性基金和附加,其名目和征收標準各不相同。
深入專題了解:發改委上調上網和銷售電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