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此次韓華專利之爭,實際上是一場全球光伏市場“蛋糕”爭奪戰。中國光伏行業在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布局,以及光伏企業訴訟應對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時,技術創新是推動中國光伏產品‘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大國,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與此同時,國內光伏企業遭遇的國際專利糾紛也從未停歇。近日,在韓國韓華提起的專利案中,國內光伏企業晶科、隆基贏了美國官司,卻在德國遭遇了敗訴。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專利之爭,實際上是一場全球光伏市場“蛋糕”爭奪戰。
專利之爭究竟為何?
6月18日,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認定韓華專利案勝訴,要求晶科、REC Solar和隆基召回去年1月底以來在德國發行的應用該專利技術的組件,且韓華有權選擇銷毀這些產品。而此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6月3日發布337-TA-1151案最終調查結果,認定隆基、晶科未違反337條款,并終止調查。
針對此次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的判決,業內人士普遍不擔心!暗聡b機量較小,該判決本身對競爭格局、龍頭企業出貨量不會有太大影響”。
據了解,韓國韓華起訴始于去年初。韓華2019年3月5日宣布,其先后在美國和德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隆基股份(601012)和晶科能源發起有關涉嫌侵犯專利權的訴訟,聲稱兩家競爭對手使用其專利太陽能電池鈍化技術來提高產品的性能。隨后,韓華又以相同的理由于同年3月13日在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向隆基和晶科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據了解,韓華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他們起訴的這些公司的產品非法使用了其專利鈍化技術,侵犯了其在德國申請的“EP 2220689”專利及在美國申請的美國US9893215專利、澳大利亞AU2008323025專利。
事實上,受到專利“圍剿”的不僅是隆基股份和晶科能源。今年3月31日,總部位于新西蘭奧克蘭的Solaria公司針對阿特斯太陽能公司和阿特斯太陽能(美國)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北部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稱阿特斯一部分疊瓦太陽能組件(HiDM高密度單晶Perc組件)生產過程侵犯其專利。
為什么中國光伏企業頻頻在歐美市場遭遇專利之爭?
“韓華此舉的真正目的是以專利來遏制中國光伏企業在歐美市場的發展。”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以晶科、隆基為代表中國光伏產業崛起,給其帶來巨大壓力。“2018年9月,歐盟結束對華光伏產品征收雙反關稅,歐洲市場全面開放,中國光伏企業加速返歐,搶奪歐洲市場份額。”
強化知識產權全球布局
面對專利爭奪戰,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中國光伏企業?“近年來,光伏行業國際貿易爭端呈現新形勢,也就是知識產權爭端加劇。”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看來,中國光伏行業在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布局,以及光伏企業訴訟應對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隨著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增長,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逐漸提高,中國光伏企業應加強專利分析,提前做好布局、規避工作,提高知識產權戰略意識,提升知識產權風險應對能力。”
“知識產權在此次貿易戰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币晃粯I內專家也表示,面對國際專利訴訟,中國光伏企業應努力提升專利質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數量。一方面提前進行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準備證據積極應戰;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提起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等手段發起反擊,讓企業化危為機。
華夏幸福(600340)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琦認為,光伏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的技術升級和全面的海外市場擴展,出現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未來光伏企業面臨的海外知識產權訴訟可能還會增加!耙环矫嬉龊脤@麅洌ㄟ^專利申請和專利轉讓打造自身強大的專利組合;另一方面要密切監控競爭對手,掌握其市場動向與專利狀態。此外,尋找時機主動出擊,充分利用海外現有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最大程度的維護自身利益!蓖蹒f。
依靠技術創新更好地走出去
近年來,以晶科、晶澳、隆基等為代表的國內光伏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尋求發展契機,掀起新一輪“出海潮”。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2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
除了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外,中國光伏企業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王勃華說:“國內光伏企業應加快技術創新和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全面提高國內光伏全產業鏈的技術研發和制造能力,促進光伏行業轉型升級!
“與上一輪中國光伏企業的全球擴張不同,如今的海外市場客戶不僅僅關心價格,更關注產品的質量和效率。在此背景下,技術創新成為推動中國光伏產品‘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币晃粯I內人士也認為,國內光伏產業要做好技術儲備,加快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以增強中國光伏核心競爭力。同時,光伏企業應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
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光伏企業在挖掘海外市場、選擇適合發展的國家或地區時,應注重國家的政策導向,如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注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開發;了解并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文化習俗;采用本地化運營策略,打造包括當地優秀人才的國際化人才團隊,培養當地員工隊伍,與當地強勢企業進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