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未來可期的空間太陽能電站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0/6/22 20:53:58 用手機瀏覽

                \


太陽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等。但你知道能在太空中工作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嗎?


空間太陽能電站,主要由太陽能發電裝置、能量轉換和發射裝置、地面接收系統和轉換裝置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太陽能發電裝置將太陽能轉化成為電能,再由能量轉換裝置將電能轉換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并利用發射裝置向地面發送波束,之后由地面的接收系統接收這些波束,最后通過轉換裝置將其轉換成為電能接入電網。


之所以要在太空中建設太陽能電站,是因為太陽能在地面的利用率并不高,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云雨、季節、晝夜更替以及大氣層的吸收和散射等。并且在地面上接收的太陽能能量密度變化巨大,很不穩定。但在太空中,太陽能的利用率會大大提高。例如,1平方米的光伏電池,在多霧地區最多只能產生0.1千瓦的電力,在我國西北地區中午太陽直射時能產生0.4千瓦左右的電力,但如果是在脫離了對流層的太空中,能產生10至14千瓦的電力。


與日益枯竭、不可再生并且會帶來環境污染問題的化石能源相比,太陽能更加高效、持久、無污染;與風力、水力相比,太陽能受自然因素影響相對較小,同時覆蓋面更廣。利用空間太陽能電站,可以向偏遠地區、受災地區等特定地區供電,還可以靈活地為地面移動目標供電,同時能讓航天器擺脫巨大的太陽能電池翼,大大提高功率水平和控制精度,在未來甚至可以利用空間太陽能電站進行空間燃料生產和空間加工制造,促進空間工業發展。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一級教師胡曉艷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生物質能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歐洲已裝的太陽能系統供熱量與目標差距很大
丹麥電力去年47%來自風能
法國電力巨頭EDF計劃提升光伏裝機量
超越降電價 電力市場化仍是方向
生態環境部: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9萬億千瓦時
國際能源署:2024年中國將續保持可再生能源產能領先地
2019年光伏行業預測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