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平頂山,人們自然聯想到“煤城”。這個依資源而立、因資源而興的城市,經濟發展曾一度受煤炭產業制約,致使工業經濟結構單一,生態環境惡化,城市建設落后。解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瓶頸,便成了平頂山市自主創新的不竭動力。
“十一五”平頂山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求資源型城市發展規律,確立并實施“生態建市、產業立市、文化強市、和諧興市”戰略。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產品關聯度和附加值。在提升傳統產業的過程中,牢牢把握國家提倡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歷史性的政策機遇,不失時機地發展新興產業,收到顯著成效:二、三產業比重提升2.2個百分點,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1.2%;創建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數字城市試點市”通過初驗……
以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為先導
平頂山市因煤而興建,是國內品種最全的煉焦煤生產基地。過去50年,發展模式一直是快速建礦、強力開采、廢物排放。
“這種傳統的粗放發展模式雖然為經濟發展及時提供了能源,奠定了經濟高速發展的物質基礎,但也存在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深層次的問題!逼巾斏绞惺虚L陳建生說。對此,把“生態建市”放在首位,重視“產業立市”,充分體現了市政府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為積極破解資源型城市生態發展難題,“十一五”平頂山市以規模化、清潔化、一體化為方向,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煤炭、電力產業;延伸壯大煤鹽化工產業,推進能源化工耦合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產品鏈、市場鏈,煤鹽資源價值倍增的可喜發展局面。
高新技術已成為煤化工、鹽化工產業延伸的鏈條節點,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鏈;催生更新、更多的關聯產業,推動了煤、鹽產業由資源開采向深加工、清潔高效利用的轉變。
由于歷史原因,平頂山市已累積7000多萬噸煤矸石(每年新添200多萬噸)、3000多萬噸粉煤灰等工業廢棄物,年富余焦爐煤氣和煉鋼高爐煤氣30多億立方米,副產品煤焦油80萬噸,還有煤礦開采排放的大量瓦斯無法統計,給環境保護造成了巨大壓力。為此,近年來平頂山市累計投入上百億元資金支持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通過焦爐煤氣制氫,煤氣合成甲醇、二甲醚,等離子體法煤氣制乙炔,乙炔制丁二烯,丁二烯制備己二腈,煤焦油制針狀焦,粗苯加氫精制,煤層氣綜合利用等,使節能減排成為循環經濟的主線。向下游延伸產業鏈條,使高新技術的節點不斷增加,形成了新的產業高地。依托3300億噸巖鹽儲量,大力推進煤鹽化工產業融合,加快研發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產品,建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鹽化工基地,形成了世界一流規模的“鹽—堿”“鹽—氯”“鹽—氯—樹脂—樹脂制品”的產業基地。
從煤炭加工增值角度,發現煤炭煉焦可增值1倍,發電可增值2倍,制造甲醇增值4倍,甲醇深加工為烯烴等化工產品可增值8—12倍,認識到產業延伸的意義,展開了打造產業鏈條“接力賽”。以煤為端的煤化工產業鏈條越拉越長,形成了“原煤—焦炭—苯—尼龍66鹽—工業絲—簾子布”一條世界煤化工行業里最完整的產業鏈。
以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鏈為動力
將大宗產品的過剩產能轉化成高精尖產品,依靠延伸產業鏈提高贏利點,依靠改革和創新實現循環經濟、產業集聚,是平頂山市走低碳發展之路的又一法則!爱a業集聚區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重要平臺,更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平頂山市副市長王富興說。
“十一五”時期,平頂山市在產業集聚區建設中,堅持做到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較好地推動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平頂山市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礦山、電力、環保、鐵路、軸承等領域的裝備制造能力有很好的基礎。
平頂山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工作深受河南省科技廳重視。平高電氣公司連續承擔省重大科技專項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取得長足發展。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能夠逆勢擴張,拿到20多億元的合同,為河南省“戰危機、保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
汝州三佳公司緊跟高速鐵路發展步伐,與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中鐵軌道集團等合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向先張無砟軌道板”。2006年、2008年在遂渝線和濱綏線上道試鋪實驗,通過了鐵道部科技成果審查,質量優于日本Ⅰ型后張軌道板和德國Ⅱ型先張軌道板,是我國當前高速鐵路建設的必備配套物資。
河南中材環保有限公司研制的“LJP長袋脈沖式除塵器”是電力、冶金、化工、水泥、垃圾焚燒等行業各種工業窯爐除塵的先進設備,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已進入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
興洲機械公司研制的“高龍門數控機床”,打破了依賴德國、日本進口格局,填補了國內空白。開發的“低噪音精密軸承”,突破了滾動體聯機加工技術難題,滿足了高檔轎車用軸承需求。通過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平頂山市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提供了技術儲備。
魯山方圓集團煉鋼高爐用C-Ti-Al基新型炭磚、圣光集團的靜脈留置針、藍峰科技的淀粉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都相繼成為平頂山市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為目標
據介紹,目前,煤矸石、粉煤灰主要用于制水泥、制磚、鋪路等,資源利用水平低,給環境容量造成了巨大壓力。經研究發現,每噸煤矸石約可生產0.6噸聚合氯化鋁、0.3噸水玻璃、0.25噸白炭黑,實現產值3000元以上;20億立方米的富余焦爐煤氣制氫、乙炔、液化天然氣、甲醇、二甲醚等,可實現產值34.2億元。
“十一五”以來,平煤神馬集團在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上求創新,在煤矸石、粉煤灰、冶金高爐富余煤氣等綜合利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變廢為寶,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推動經濟發展轉到低碳、環保、節能、循環、可持續軌道,初步建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共性技術支持體系的基本框架,為平頂山市海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設創造了優美環境。
平頂山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不僅具備了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且積累了繼續前進的精神財富。全面小康23項指標7項已經實現,7項已經實現90%以上,綜合實現程度74.6%。經過分析測算,有條件有能力提前3—5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十二五”期間,平頂山市將堅持科學發展,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工業化、城鎮化與推進農業現代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拘纬梢缘吞寂欧艦樘卣鞯漠a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和衛生城市,森林覆蓋率33%以上,環境質量指數95%以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取得實質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