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山西省“煤炭、焦炭、冶金、電力”四大工業支柱行業之一,也是核算能源消費總量的重要指標。由于電力消費計量準確,占我省能耗比重較大,對總能耗的影響作用也大,因此,電力消費與能源消費的關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重視。本文試圖從近幾年全省電力消費與能源消費對比情況中對電力消費與能源消費的關系、電力消費對山西省能耗的影響進行解析,同時針對山西省如何控制電耗,降低能源消耗提出相關措施建議。
一、電力消費增速是能源消費增速的先導性指標
2005年,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為946.3億千瓦時,2010年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為1460億千瓦時,比2005年增加513.7億千瓦時,年均增速為10.86%。2005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為12750萬噸標準煤,2010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為16808萬噸標準煤,比2005年增加4058萬噸標準煤,年均增速為6.37%。從2005-2010年電力消費與能源消費增速對比圖看,電力增速與能耗增速一致性走向趨勢明顯。我省以資源輸出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容易受國際環境和全國經濟形勢的影響,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和國內經濟發展放緩的影響,山西省經濟發展急速下滑,電力消費及能耗增速呈快速下滑趨勢,當經濟逐步恢復正常時,電力消費增速再次超過能源消耗增速,因此,電力增速變動快于能耗增速變動,電力消費增速可以看作能耗增速的預估指標,也是預判經濟形勢的先導指標。
二、電力消費占能耗比重及結構分析
(一)電力是山西省終端能源消費占比最大的品種。山西省是煤炭資源大省,煤炭是重要的工業燃料和原材料,也是能源消費的主要品種。2005年以前,在全省終端能源消費量中(不包括發電、洗煤、煉焦等加工轉換煤炭消費),煤炭占比最大,但其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上世紀90年代,煤炭占比為40%左右,2000年,煤炭占比下降為37.8%,2005年煤炭占比繼續下降至28.3%。于此同時,電力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得到最大力度的推廣,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用電的快速增加,電力消費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5年以來,電力消費占比超越煤炭,成為山西省能源消費最大的品種,并基本保持穩定,2005-2009年,電力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分別為31.58%、31.93%、35.26%、31.87%和30.08%,平均占比為32.14%。
(二)工業用電占電力消費的八成以上。2005年以來,電力消費總量快速增長,消費結構也出現一定變化,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占比下降,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占比上升。第一產業用電占比由2005年3.99%下降為2010年2.54%,第二產業用電占比由2005年82.74%下降為2010年81.62%,第三產業用電占比由2005年8.11%上升到2010年8.2%,居民消費用電占比由2005年5.15%上升到2010年7.64%。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電力消費的產業結構變動中有升有降,但整體變動幅度不大,盡管第二產業用電量有小幅下降,第二產業中的工業用電仍然占據電力消費總量的八成以上,工業用電是電力消費的主體。
(三)高耗能行業是電力消費的主力軍。2005-2010年,七大主要耗能行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非金屬礦物加工業及電力和熱力的生產供應業),除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外,其他五大行業用電量均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用電量由2005年的80.12億千瓦時上升到2010年的163.91億千瓦時,年均增速為20.92%,電力和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用電量由2005年的111.67億千瓦時上升到2010年的272.55億千瓦時,年均增速為28.81%。七大主要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由2005年628.88億千瓦時上升到2010年的1041.7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0.47%上升為2010年的71.35%,因此,用電行業高度集中,用電結構重型化仍然是山西省電力消費結構的主要特征。
三、電力消費與能源消費的數量分析
依據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與各能源品種消費增長的關系,結合歷史數據,可以推算和監測能源消費總量及其增長速度。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與各能源品種消耗增長的關系為:
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第i種能源消費占總能耗比重×第i種能源消費增長(%)
由以上公式可知,當各能源品種消費增幅不小于零時,電力作為能源消費品種之一,必然有:
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電力消費占總能耗比重×電力能源消費增長(%)
由于電力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短期內變動不大,可以采用歷史數據進行推算,近五年山西省電力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平均為25.62%,電力消費的年均增速為10.86%,由以上公式可計算出山西省電力消費拉動能源消費年均增長2.78個百分點。長期看,電力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會逐年上升,假定電力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上升為30%,電力消費增速仍按10.86%計算,電力消費將拉動能源消費增長3.26個百分點。如果以25.62%作為電力消費占總能耗的比重計算,電力消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將拉動能耗增長0.26個百分點,即電力消費占能耗比重越大,對能耗的拉動幅度越大,電力消費增速也成為人們觀察、評估能源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四、相關措施建議
(一)加強電力消費監測,提高能耗預警的時效性。電力是山西省能源消費最多的能源品種,電力消費變動速度要快于能源消耗變動速度,從2005年到2010年全省電耗與能耗增速對比,發現電耗增速平均高于能耗增速4.49個百分點。在節能降耗的關鍵階段,全省及各市、各行業主管部門首先要加大對電力消費的監測監控,加強對重點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的電耗和能耗監管力度,做好電力消費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向政府和主管部門反映電力對節能降耗的影響,以利于加強電耗的宏觀調控,從而控制能耗總量的過快增長。
(二)抑制高耗能行業增長,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對煤炭、焦炭、冶金、電力等傳統產業的提升改造力度,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現代煤化工、現代物流業和文化旅游業等低電耗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耗電企業的審批,進一步淘汰小火電等落后產能,抑制工業電力消費快速增長,以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為路徑,加快全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強化技術與管理同步節能。由于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大、周期長、見效慢。因此,近期要通過大力推廣高耗電行業、企業關鍵環節的節電節能技術,加大對陳舊電網和終端設備的維修改造,有效提高電力設備利用率,減少設施損耗,同時,通過實施階梯電價,公共場所推廣使用節電燈具等手段,提高電力利用效率,減少管理損耗,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手段改造傳統產業,推動電力生產和利用方式革新,實現技術與管理共同促進節電節能。
(四)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山西省能源消費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太小,山西省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要緊緊結合當前山西省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機遇,整合我省高爐煤氣、焦爐煤氣等資源,大力普及天然氣、煤層氣的利用,鼓勵開發小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升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進一步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