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國的風力發電行業最近幾年發展迅速。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風能行業的新生力量并對歐美風電設備制造商構成挑戰。不過,行業專家認為,中國至少還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在歐美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風能發電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新興行業。5年前,世界十大風力渦輪機制造商行列里還見不到一家中國公司的影子,但是現在則有四家,其中的華銳風電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風力渦輪機制造商,僅次于世界最大的風機供應商-丹麥的維斯塔斯公司。去年,中國首次在風能總裝機容量上超過美國。
中國的風電設備制造商除了占據中國國內市場外也正在把目光瞄準國際市場。中國大型風力渦輪機制造商金風科技在2008年收購了德國風機設計公司Vensys。華銳風電公司則在今年4月同希臘主要發電企業PPC簽訂了一項協議,發展風力發電項目。7月,華銳宣布與愛爾蘭風電場開發商主流再生能源公司達成了一項總價達15億歐元的風電場建設協議。另外,美國的德克薩斯州也安裝了來自中國的風力渦輪機。
華銳風電公司的發言人陶剛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在華銳,“國際化”是“重中之重。報導援引他的話說:“在將華銳建設成一家真正的國際企業的過程中,海外業務交易將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歐洲)無疑是華銳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不過,迄今為止,中國風機公司在歐洲或是美國基本上沒有什么市場占有率。歐洲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歐洲風機生產商總計占據了89%的歐洲市場,32%的美國市場以及全球市場的37%。
美國法維翰咨詢公司的分公司、總部設在丹麥的風力行業咨詢公司BTM咨詢的負責人麥德森表示,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的生產商將打入歐美市場。
他說:“我認為,(產品)質量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一旦中國決定做一起事情,他們馬上就行動起來,做出一切努力。當然,他們也會不斷的改進。如果質量不夠好,使風力渦輪機的可靠性受到損害,那么下一次就會做得更好。這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目前正在進行!
不過他認為,中國公司在歐美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至少還要5年的時間。
他說:“因為他們必須學習,他們還得從自己的生產規模中學到新東西。他們已經生產了很多的風力渦輪機,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在渦輪機隨后的運作階段還沒有什么經驗。在質量以及可靠性方面,他們與歐洲的制造商還不在一個層次上!
不過,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中國項目主管馬海兵表示,盡管中國的風機設備在核心技術和可靠性上不占上風,但是中國的生產商具有成本以及規模生產方面的優勢。“因為中國市場很大,中國近幾年又大力推行風電的安裝。在這個大市場的驅動下,它達到一定規;б嬉院,它的制造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一般來說,中國生產的風電設備要比歐美產品便宜20%到30%。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這一成本優勢會因運輸費用而有所削弱,但中國生產商能夠獲得資金支持。
盡管歐洲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對來自中國的競爭感到擔憂,但是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中國能源問題專家馬海兵認為,中國對歐洲市場的沖擊只是短期的。“因為現在國內的風電市場,雖然過去幾年發展得很快,但是在總的能源供給比例來說還是非常非常小的。按照中國2020年的能源發展規劃來看,風電將來的發展市場還是很大的。如果在5到10年的曲線之內,國內的風電廠商能夠把它們的注意力成功的從國際市場轉向國內市場,然后滿足國內市場越來越高的質量要求的話,可以緩解中國的制造商對國際市場的一個沖擊力!
他還表示,由于全球市場是一個比較競爭化的市場,因此很難說中國這個新興力量的崛起是一種威脅還是一個促進全球風電制造市場整合的力量。
|